“李師傅,今天還來給我挖地?”
“馬上來!”
3月8日,天剛蒙蒙亮,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高樂山鎮白果壩村6組煙農陳照福戴好口罩,扛著鋤頭走進晨霧繚繞的煙田,催促花“重金”請來的挖機師傅下田挖地,早點結束煙田翻耕,好心無雜念地追趕著春天的步伐,開啟下一輪種煙增收致富的生產勞動。
陳照福望著深挖的煙田,憧憬著又一個豐收年。
年過5旬的陳照福是一位常常面帶笑容,精明能干,愛琢磨、求上進的莊稼人。20多年前,從他開始種煙起,就拿定種植烤煙一定能夠過上幸福生活的主意,從不間斷。
自2012年以來,隨著陳照福專業化種煙道路的開啟,種煙收入逐年遞增。他在小小的集鎮街頭修建小“洋房”、購買小轎車,過上了人見人夸,富足有余的日子。他不僅沒有停下科學種煙腳步,而是跟隨著該縣培育職業煙農的步伐,成為了把種植面積穩定在100畝以上,收入維持40多萬元的煙葉生產“弄潮人”。
“在這人多地少的地方,我租了30多戶鄉親們的120畝地種煙,想要換茬,根本不可能,”隨著科學種煙意識增強,陳照福挖潛增收的愿望越來越迫切。
介紹種煙情況
“面積少不得,不然每畝煙田的收入再高也劃不來。”陳照福的老婆夏昌碧看透他的心思,幫著想起了煙葉提質、種煙增收的辦法。
近年來,咸豐縣煙葉分公司打出的支持、鼓勵煙農輪作換茬、種植綠肥、施用農家肥等一系列修復土壤,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種植效益的“組合拳”,邁出了煙葉產業持續、穩健發展的堅實步伐,給他們指明了煙葉產業持續發展方向。
“沒有土地換茬,就請挖機深挖煙田試試看。”陳照福一想到技術員給他講的“秘訣”,頓覺眼前一亮。
2016年,陳照福花了近2萬元,請來一名師傅開著挖機,把他的60多畝煙田挖了個“底朝天”。
“深挖了的煙田,沒有病蟲害,煙葉長在地好看,烘烤出來香。”在那年的煙葉生產、管理、烘烤等環節,陳照福看到了深挖煙田的希望。
“我倆口子在賣完煙葉后一算賬,發現挖了每畝地要比沒有挖的多賣1000多塊錢。”夏昌碧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當初他要花一、兩萬塊錢請人挖地,我還真有點舍不得,哪曉得挖的那60多畝地多收了6萬多塊錢,還凈賺了4萬多,值啊!”
“種了三到五年,最好三年再深挖一次。”嘗到甜頭的陳照福在技術員那里“討到”了秘方,就打起了要堅持深挖煙田種好煙的算盤。
“去年,栽的100多畝烤煙,賣了近49萬塊錢,除去各種開支了,差不多有20萬快錢進‘腰包’,但那沒有挖過的幾十畝煙田好像有點‘力不從心’,是不是請人用挖機挖了它。”夏昌碧征詢陳照福的意見。
“你別操心,我早有安排。”陳照福哈哈一笑。
去年入冬,陳照福起早摸黑地駕駛著旋耕機進入煙田,在耕完70多畝煙田,準備請師傅開挖機深挖40多畝煙田的季節,遇上了持續低溫,雨雪天氣。
“本想在年前把煙田全部翻過來,那曉得天氣不將就,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陳照福抱怨天公不作美。
陳照福只得調整計劃,準備在今年春節期間,請挖機翻耕煙田,誰知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又打亂了他的生產計劃,延誤了深挖煙田生產勞動。
陽春三月,農時不等人,深諳陽春一年無二季的陳照福見縫插針,搶抓該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指導煙農在搞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為他們發展春耕生產開“綠燈”,入田耕地行方便之門的機遇,就近請來一名師傅將挖機開進了他的煙田。
“李師傅技術好,在我這七零八落的煙田里,一天能挖4畝,已經挖了9天,剩下的近10畝地,兩天就挖完了。”
“深挖煙田種好煙!”
挖機師傅幫助陳照福挖地。
春暖花開季節,陳照福走進泥土飄香的煙田,看著一塊塊深挖了的煙田,堅信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