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右)指導黃柏緒平衡配方用肥。
“你兩個把600斤復合肥、300斤鉀肥、600斤有機肥……”
“要拌這么多?”
“只有這樣配方施肥,讓下午要起壟的6畝二類煙田‘吃飽喝足’了,才能長出能夠賣上好價錢的煙葉!”
3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唐崖鎮三角莊村4組煙農黃柏緒利用午休配肥的時候,與幫忙拌肥的陳先梅和秦申玲聊起了煙田平衡配方施肥,增加種煙效益的熱門話題。
拌和肥料。
吃苦耐勞,擁有一手種煙好手藝的黃柏緒在煙葉技術員的“特別”關照下,把平衡配方施肥種煙技術發揮得淋漓致盡,連年刷新煙葉提質,種煙增收紀錄。
“前年,在黃師傅忙于發放肥料的那幾天,粗心大意,沒有完全按照他開出的施肥通知單用肥,種煙收入不太理想。”黃柏緒回想起自己只按照一個標準施肥導致部分煙田欠收的年景,心里難免有些不快。
從那以后,他就照技術員劃定的一、二、三類地,想方設法把平衡配方施肥技術落實到每塊煙田。
“黃叔,你雖然找到了挖潛增收的路徑,但在施肥的時候要固定一兩個‘手法’一致的勞力施肥,才能保證每塊煙田,甚至每株煙的養分是一致的。”施肥起壟季節,煙技員黃武在指導其他煙農平衡施肥的同時,也常常前來給他“出謀劃策”。
“去年,平衡施肥到了每一塊煙田,地里的煙葉長得整齊,烘烤后顏色一致,香噴噴的,每畝煙田賣上了近4100多塊錢的好價錢!”黃柏緒面帶笑容。
在今年的煙田施肥起壟季節,黃柏緒決定親自把好施肥關,爭取煙葉提質、種煙收入再上新臺階。
煙田起壟
“今天上午,黃老板在壩上給施肥的煙田起壟,我倆還是按照老方法拌好了下午要給對面坡上那幾畝煙田施用的肥料。”陳先梅對黃柏緒嚴格執行擇土平衡配方施肥技術的做法有些不解;“沒想到,他回來了,硬是搬來磅秤,看著用肥單,多稱一些肥料加進去了。”
“上午的煙田是一類土,下午的是二類土,自然要增加用肥量。”黃柏緒走入房間,拿出一張折得皺巴巴的用肥通知單,望著她倆說:“你倆看,這單子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二類煙田的肥料必須這樣配。”
“難道還有三類煙田?”陳先梅疑惑不解。
“當然有,明天我們就要去給王家坡的那十幾畝地施肥。”黃柏緒的語氣十分肯定。
“那幾塊地是三類地?”秦申玲好像聽出了門道:“拌的肥料該又不一樣吧。”
“是的,照黃師傅說的,不打折扣配!”
“怎么是我說的呢,是我們根據公司在每年煙葉采收結束后,提取煙田土樣檢測結果,給出的煙田類別,確定的用肥種類和比例,給大家開出的用肥通知單。”他們的話正好被趕來這里了解煙農施肥情況的黃武聽見,他就把縣煙葉分公司測土平衡配方施肥,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種煙效益,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娓娓道來。
“那你們要每戶煙農都這樣做?”秦申玲打破砂鍋問到底。
“沒錯,全縣煙農都不走樣地在執行公司制定的生產技術方案。”黃武坐在黃柏緒遞過來的凳子上,伸出右手擦掉額頭上的汗珠:“我不是剛在5組給幾戶煙農講清楚了用肥方法才過來的嗎?”
“這段時間,他們這些技術員都是大忙人,總是到了東家去西家,生怕哪戶煙農在用肥方面出了差錯,影響一年收成。”黃柏緒感慨萬千。
煙田施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道理我們都懂,但是照你們這樣做多了不行,少了不好,我們還是有點不太理解。”陳先梅忍不住問黃武。
“肥料用多了的煙葉貪青晚熟,不容易烘烤,用少了長不開片,沒有產量,質量也上不去,只有施肥適中的煙葉才能賣上好價錢!”黃武借機給他們講明了平衡配方施肥的道理。
“黃師傅,你去看過的王家坡上那十幾畝地,我按三類地配肥施用行嗎?”黃柏緒試探著問黃武。
“可以!”
“好,你兩個過來按照這上面寫的稱重拌好明天要用的肥料。”黃柏緒指著平衡施肥通知單告訴莫榮仙和冉江瓊。
“好呢!”
陽春三月忙農事,黃柏緒心情愉悅地駕駛著農用車,拖著滿滿的一車配兌好的肥料駛向煙田,堅信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平衡施肥后起壟的煙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