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離不開科技創新這一重要法寶。
近年來,湖南煙草商業系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大批優秀科技工作者立足自身崗位,扎根基層一線,潛心科技創新,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力量。
為宣傳和表彰基層優秀科技工作者,今年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決定授予晏晶、周寅晴等10位員工2017~2018年度“十優”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本期“煙草視點”,讓我們走近其中四位,共同感受創新的力量。
晏晶:創新源自十年積累
為準確掌握物流作業效率,晏晶每天都會收集、分析、比對、跟蹤數據。
2019年年初,湖南省益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工程師晏晶榮獲了2017~2018年度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十優”科技工作者稱號。今年也是她與行業物流工作結緣的第十個年頭。
“十優”“十年”,這樣的一個巧合也剛好詮釋了晏晶身處物流管理一線,對于管理模式創新的那份執著與不懈。
點燃干事創業激情
如果說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對一份事業的激情,那么能夠找到這份點燃內心激情的事業便是一種幸運。而晏晶無疑是幸運的。
2005年,大學畢業的晏晶通過公開招考進入益陽市局(公司)。當時企業各項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剛剛起步,計算機專業出身的晏晶于是責無旁貸地參與到了系統建設各項工作中。
2009年,益陽市局(公司)著手開展數字倉儲系統建設,這讓晏晶第一次有機會深入接觸到了煙草物流這個原本她知之甚少的領域。從儲位的設計與測量,到基礎數據錄入,再到業務流程梳理,一方嶄新而廣闊的天地就這樣展現在了晏晶的眼前。
“當時益陽煙草提出了共筑‘益煙物流夢’的發展愿景,整個物流團隊到處洋溢的那股積極奮進的氣氛,讓身處其中的我一下子點燃了激情。”晏晶回憶道。
“煙草物流大有可為,現在急需高端專業化人才去優化我們的隊伍。”時任益陽市局(公司)物流中心主任譚秋聲的話最終堅定了晏晶投身行業物流管理的決心。
“如果說傳統物流是一種搬運工的形象,那么我們依靠科技與創新發展現代物流,彰顯行業物流核心競爭力,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形象。”在晏晶看來,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級是現代物流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而要實現這種迭代升級,必須敢于創新、善于創新,認真查找物流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梗阻點并及時加以解決。
近年來,晏晶作為骨干參與的《湖南煙草商業企業卷煙物流資源定量定額指標體系研究與應用》項目,實現了湖南煙草商業系統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管控;參與制定的《物流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系列企業標準》,榮獲湖南省局(公司)知識產權獎二等獎;參與的《湖南煙草商業系統卷煙庫存周轉率提升研究與應用》項目,有效降低了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物流庫存資金及采購成本。
善于用好每項數據
與很多人印象中的創新不同,物流管理的升級絕大多數時候并不源自高精尖技術的突破,而是體現在如何設計、搭建出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模式。
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找到制約物流高效運行的梗阻點并及時加以改進,如何收集分析盡可能多的數據并測算出最佳管理模型,便成了晏晶在創新實踐中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
2014年,益陽市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面臨搬遷,顯然這對于企業打破之前較為粗放的物流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企業精益物流建設是個難得的機遇。于是,益陽市局(公司)黨組決定從物流定量定額的角度開展項目攻關,力爭實現物流成本的精確核算。
項目組成立之后,晏晶主動承擔了梳理物流管理幾大重要流程模塊等工作。按照哪里發生成本費就從哪里著手梳理的原則,她針對不同的業務流程,一方面反復尋找比對最佳測算模式,另一方面收集大量一手資料進行印證。
“拿車輛油耗來說,就與季節、路況以及車輛的使用年限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必須逐一采集這些基礎數據,通過公式模型測算后再與歷史數據進行比對,最終才能得出比較準確的測算方式。”晏晶說。
為了獲得最為翔實可靠的一手數據,晏晶深入物流一線,與配送人員一起跑線路,與分揀人員一起建立物資領用和消耗臺賬。正是靠著這份執著和韌勁,晏晶和項目組成員一道最終為企業物流管理搭建起了一套科學高效的定量定額體系標準。
“對于現代物流管理而言,創新的過程或許不需要掌握那些無比高深且前沿的理論,但卻不能沒有對相關業務知識的精通;或許不需要在書桌前反復演算,但卻離不開大量的實際工作經驗;或許不需要剎那間的靈感,但卻離不開日積月累的沉淀。事實上,我們許許多多像晏晶一樣扎根基層一線的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創新成就,體現出來的正是這份積累和韌勁。”談及對企業創新工作的看法,湖南省局(公司)科技處處長陽榮說。
蔣篤忠:極致從一點一滴開始
一身汗,兩腳泥,每到一個煙區,蔣篤忠都會仔細觀察煙葉田間長勢及煙葉質量。
“以科技創新推動煙葉生產提質增效,貴在做好‘恒、學、思、做’這四個字。”談及從事多年的煙葉科研工作,湖南省永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科研員蔣篤忠感觸頗深。
多年來,烈日下的煙田中有他觀察煙葉成熟度的足跡,高溫的烤房里有他測試煙葉變化的身影,從設計湖南煙區第一座“普改密”烤房和一次性加煤烤房,到研發行業生物質顆粒燃料集中供料系統和“互聯網+”專業化烘烤,蔣篤忠通過科技創新幫助煙農實現輕松種煙的夢想與初心從未有絲毫改變。
科研做到田間地頭
“做好科研工作必須要有一份堅強的意志和信念,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思,立志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在蔣篤忠看來,創新離不開堅守,這既是追夢路上的執著,也是成功的壓艙石,更是一筆一畫描繪理想的動力。
在近30年的科研創新實踐中,蔣篤忠一直堅守在煙葉生產、技術推廣和煙葉科研第一線。無論是在煙站擔任技術員,還是在技術中心擔任科研員,圍繞“如何種煙”“如何種好煙”,他常年扎根農村基層,在與煙農、煙田、烤房打交道的過程中,一方面努力開展各項科技攻關,另一方面積極向煙農傳授煙葉種植與烘烤技術。
身為技術人員,蔣篤忠的創新課題大多與生產實踐緊密相連。在實際生產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學習鉆研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蔣篤忠一直遵循的創新路徑。
例如,在烘烤過程中,烤房常常會出現因火力控制不當導致升溫過快、過高或大幅降溫等情況。此時,烘烤人員一旦不能及時發現并做出正確應對,便會對煙葉烘烤造成直接損失。
想要進一步提升對烘烤過程的精細化管控能力,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烘烤數據遠程化管控是最有效的途徑。但對常年與煙葉打交道的蔣篤忠來說,網絡技術并不是他所熟悉的領域。
不懂就學、不會就問,面對困難,蔣篤忠并沒有退縮。通過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并積極向高校專家教授請教,蔣篤忠對物聯網、大數據方面的知識終于有了較為系統的掌握。
最終,他主導開展了《湖南煙葉專業化烘烤精準調控技術及管理方式研究與應用》項目攻關。如今,通過應用這一成果,煙葉烘烤人員可遠程實時了解煙葉烘烤溫濕度狀況和設備運行情況,從而有效避免了因設備故障處置不及時給烘烤帶來的損失。
技術送到煙農手中
蔣篤忠說,要把理論研究的能力轉變為指導實踐的能力,既要善于學習,更要勤于思考。
在工作中,每當看到烘烤不正常的煙葉,蔣篤忠總會花心思去多問幾個為什么。每到一個煙區,他也會仔細調研當地的氣候條件、施肥情況、采摘情況和烘烤技術,然后通過分析總結,找出適合的方法來提高烘烤質量。
多年來,他先后主持參與了《新材料密集式烤房及配套工藝研究》《湖南煙葉專業化烘烤精準調控技術與管理方式研究與運用》等十多項科研課題;先后獲得中國煙草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參與起草地方或行業標準4項;發表科技論文28篇。
運用技術指導生產,依靠創新提升能力,是蔣篤忠始終不渝的前進方向。
為了讓更多煙農熟練掌握烘烤知識,蔣篤忠編制了《湖南省密集烘烤技術圖表》和《K326烘烤技術圖表》,同時創建了“江東烘烤”移動平臺,將煙葉烘烤技術要點整理成簡短、易懂的文章推送給廣大煙農。
事實上,在許多煙農眼中,蔣篤忠不僅是一位傳授技術的好師傅,更是一個能夠為煙農排憂解難的貼心人。
2014年,常德市臨澧縣煙葉烘烤工場50個烤房出現大量烤壞煙現象。接到求助電話后,蔣篤忠連夜趕赴常德,在迅速查看了煙葉烘烤、田間煙葉等情況后,當即判斷這是因為煙葉烘烤工藝不配套所造成的。隨后他按照高溫失水、低溫變黃的思路,重新制定烘烤方法,幫助煙農及時挽回了損失。
面對成績,蔣篤忠沒有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