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漢封城、全國多地封村、封小區,人們日常的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消費需求大大得到了抑制。由于小區的封閉管理,“菜籃子”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大,實體零售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卻也同時出現了化被動為主動的一次轉型時機。“一菜難求”的背后正在孕育著一個新商機。
正所謂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市場,雖然現在很多人在唱衰實體行業,但在這疫情期間,不少的零售店主,開始積極的緊跟疫情的需要,轉變經營方式,讓大眾“買菜”這道疫情期間的難題得到了很多“解法”。
這次疫情給“服務”帶來的新變化。
線上,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地圖”之后,微信推出了一項“救命”功能,功能覆蓋363個城市!隨著疫情的發展,阿里巴巴也推出了“疫情服務直通車”,匯總了老百姓日常必須的“問查看吃買辦”等6類服務,減少大家出門的次數,讓群眾即使不用出門也能享受到服務。
線下,在疫情控制形勢趨好后,不少商家開始尋求多渠道銷售方式。部分商場組建微信群、推送門店微信、發力線上商城等服務形式,滿足顧客的購物需求。借助微信平臺,不少商家臨時組建售賣群或推送店鋪微信觸達消費者。商品種類也從最初的“糧油米面菜”擴展到時尚服飾類、兒童親子類、生活優選類等,消費者可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進入商場各個店鋪的微信群,直接和店長進行溝通,采用線上支付的方式購買產品,隨后商場采用無接觸配送到家,待配送員走后,消費者即可取貨。還有一些商超,則是依靠美團、餓了么等線上平臺開展送貨上門服務,在疫情期間,線上訂單也有所增長。
需求帶來生意,形勢改變模式。
時下,這種模式的轉變已經發展到了各類零售業。以我們這邊一家果蔬店為例,因為疫情的影響,前期一直沒什么生意,但是近來卻非常的活躍,店主加入了我們小區的業主微信群,讓大家需要送菜上門的,可以在群里下訂單或者是私聊他。
店主夫妻倆也非常的聰明,他們每天在群里和朋友圈,曬自己量體溫后照片,讓大家放心。而且還對顧客的商品嚴密包裝,防止路途上被污染,把菜送到門口,然后拍個照片給你喊你取貨后就回去。全程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服務,做的非常周到,大家也都很放心。現在訂單超級火爆,群里的業主,經常是一訂就是2、3百元錢的東西。
而且一開始他們只是送蔬菜水果,后來他送的東西越來越雜,包括你需要的米面糧油、零食餅干那些,只要你下訂單,他也幫你想辦法,一并送過去。后來知道他和旁邊的一個超市老板也有了合作。然后他除了送我們這個小區,還會送周邊的小區,并且在群里經常發個紅包,活躍了群里的氛圍,提升了“店”里的人氣。據說他今年的生意和往年相比營業額不降反升。這一做法后來被周邊的有心人推薦給一些養殖戶和種植大戶,都很好地解決了產品的庫存問題。
如果說2003年“非典疫情”使互聯網電商購物爆發,滿足了人們自我隔離后的物質需求。那么,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下,社區便利店的發展有了新的契機。“線上訂貨、門店自提”“線上訂貨、送貨上門”等模式,實現了菜品豐富度和取貨便捷度的平衡,更有效滿足了特殊時期人們不能、不愿去大型超市購物的內在需求。
變化無處不在,創新贏得未來。像這位果蔬店的老板那樣,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通過細致、周到、貼心的“線上訂、線下送”服務模式和本地的社區社群的精心運作,瞬間就開發出大量的后端需求,同時他通過社群營銷,提供個性化服務,提供增值服務,不失為經營模式轉型的新模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