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6月29日,楊精澤(前右)與干部、村民在臺沙村共筑防洪堤。
下圖:6月29日,楊精澤騎車前往合作社的鉤藤基地途中。
今年58歲的楊精澤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一名深入基層開展扶貧工作的老黨員。2015年3月,當時在貴州省劍河縣煙草局工作的楊精澤被選派前往劍河縣南明鎮臺沙村任“第一書記”。五年多來,向上級部門跑資金、拿項目、為留守兒童申請助學金補助,完善村里基礎設施建設,化解村民矛盾糾紛……他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村民們都親切地叫他“跑腿干部”。
大山深處的臺沙村曾是深度貧困村。楊精澤駐村后,主動到上級部門協調,帶領村民修通串寨路、硬化籃球場、修建鼓樓,進行危房改造和人居環境整治,創辦種植和養殖脫貧專業合作社。2019年底,臺沙村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45.4%降低至1.64%,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2990元增加到8120元。如今,整村脫貧的臺沙村,從沒有產業扶持的“空殼村”變成產業村,村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楊精澤帶領村民們探索出了一條“生態脫貧,綠色發展”的精準脫貧之路。他個人先后獲得了“全州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多項榮譽。 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