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巖市上杭縣局(分公司)廬豐煙草站位于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距離上杭縣城18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適宜優質烤煙生產,常年種煙面積穩定在11000畝,幾十年來逐漸成為了廬豐鄉和家庭的支柱產業,煙農戶及社員長期穩定在1200戶左右。
“煙草站是以服務煙農為主,該如何做才能真正實現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幫扶煙農脫貧致富呢?”早在2016年上杭縣局(分公司)就將如何幫扶煙農作為扶貧攻堅的抓手,著眼于“扶持誰”“怎么扶”的問題,堅持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
專業分工、提升服務水平
“藍寧兵,你的煙苗移栽太淺了,這樣的移栽質量,很快就要小培土,否則會木質化的,移栽深度應掌握在15—20cm或者只留心葉在外即可,還有要及時澆定根水?!币淮笤鐝]豐煙草站的呂芬娘就在煙田里細心的指導貧困煙農做好煙葉移栽工作。
這是上杭縣局(分公司)廬豐煙草站針對貧困戶的不同情況,制訂了不同的幫扶措施,對貧困戶無償提供使用農業機械。在煙葉育苗、植保、烘烤、分級時期廬豐煙草站以煙技員為核心成立了專業服務隊,并有針對性的對貧困煙農進行技術指導,徹底改善了貧困煙農“種煙難”,解決了今后“誰來種煙”的問題,同時也助推了上杭縣局(分公司)精準扶貧之路。
2011年以來,上杭縣局(分公司)為實現煙農盡快脫貧致富,陸續購進了50臺培土機、13臺起壟機、17臺植保機、10臺拔桿機、8臺剪葉器、5臺植保機、2臺移栽機、1臺旋耕機、1臺水稻收割機供社員使用,在使用過程中總是優先考慮貧困煙農。
強化培訓、夯實發展基礎
“2019年收購煙葉613.8公斤,收購金額18737.83,上等煙比例從2018年的60%提高到72%。”豐濟村貧困煙農鄧學文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邊算經濟賬邊說。“看來,煙草技術培訓還是有必要去的,我打算連續種五年煙就基本脫貧了。”
在煙葉生產過程中,廬豐煙草站注重對貧困煙農的技術培訓與指導,分階段地開展貧困煙農的技術培訓班,并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做好現場指導,幫助煙農及時發現不足和解決問題。
單2019年,全站培訓煙農107場次,近5200人次。貧困煙農占比60%,通過近年來的持續強化,煙農隊伍的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科技興煙意識也得到了增強,在烤煙育苗、烘烤等環節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煙葉產質量也逐年有所提升。
整村帶進、探索創新不停步
“藍勤英,你家的28畝煙田要小培土了,疫情期間請工難,為你聯系了上杭縣局(分公司)機耕服務隊,明天就到你家。”與往年不同的是“請工難”成為了種煙大戶的“心頭病”。
而身為貧困戶機耕手的藍盛豐也感同身受“由于疫情,不能到其他鄉鎮作業,看著上杭縣局(分公司)為我無償提供使用的培土機心里都堵得慌,非常感謝煙技員能及時為我們提供信息,解決了我們的資金困擾?!?/p>
2019年,上杭縣局(分公司)將“減工降本,提質增效,行穩致遠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目標年度任務,整縣推進種采烤分一體化工作,現通過一年的努力,單元內以烤房群為載體,烤師為主導,煙農為主體,全程專業化服務為紐帶,成立了機耕起壟、播種育苗、蓋膜移栽、水肥藥田管、采運編裝、煙葉烘烤、煙葉初分、廢料回收八個服務隊。
廬豐煙草站根據八個環節整合各村貧困人員、低保戶、傷殘人員、特困優撫對象、大病戶、危房戶開展團隊化作業服務,像藍盛豐這樣的貧困戶機耕手,在服務隊占比60%以上,有效解決了大戶請工難,小戶用工浪費的問題。
廬豐煙草站還采用農業機械+八個服務隊的模式,統一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在機械化起壟整畦環節,作業費用從每畝200元降為150元,蓋膜環節,作業費用從每畝100元降為60元,人均移栽面積從原來的每天移栽1畝增加到1.3-1.5畝,專業化烘烤減少烘烤操作人員70%,每公斤干煙耗能減少0.26元。
這只是上杭縣局(分公司)助推扶貧路上的一個小縮影。如今的廬豐煙草站雖然是以“為煙農省錢”為工作目標,但更多的是以引導和幫扶煙農脫貧致富為工作思路,帶領上杭老區的貧困農民走上一條致富的康莊大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