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劉老板,我是煙草局辦公室的周斌,今年局里按照上級精神,統一要求零售戶每家訂《陜西日報》一份,費用350元,我把賬號發給你,請今日打款,不得有誤。”2015年11月中旬的一天,正在古城西安打工的王先生,接到這樣一個電話。
“好,我一定照辦。”王先生放下電話,不假思索地去了一趟銀行,向電話對方提供的賬號打了報刊費。晚上下班,他將此事告訴在家的媳婦。媳婦經營小商店,從未聽說煙草局要求客戶訂報紙,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就打電話詢問客戶經理有無此事。客戶經理說煙草局從未有過這樣的“土政策”,認為王先生一定上當受騙了。
媳婦急忙給丈夫打電話,果不其然,當王先生再次撥打自稱“煙草局周斌”的電話,只聽見“你撥打的電話是空號”。王先生這才明白過來:這是騙子的電話。唉聲嘆氣之余,客戶經理提醒他向公安局報案。目前,此案正在偵辦之中。
時下,利用電信、網絡詐騙錢財的案例花樣繁多、騙術高明,許多人上當受騙,損失不小。為此,筆者提醒廣大卷煙零售戶:在日常經營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頭腦, 切勿像王先生那樣稀里糊涂,上當受騙。
首先,不要接聽陌生電話。陌生電話多來自省外,十有八九是詐騙電話。如今,電話大多數有來電顯示,機主很容易識別號碼的來源地。如果沒有來電顯示,應當及時申辦此項業務。
其次,不要相信騙子的花言巧語。無意接聽了陌生電話,無須緊張、后怕。硬著頭皮聽一陣子,這樣可以積累一些反詐騙的常識,但在接聽電話的過程中,不要多發言,謹防騙子現場判斷你的職業、文化程度、智商,分析你上當的幾率。一些農村卷煙零售戶被詐騙的幾率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了解形形色色的詐騙術,在電話里常被騙子的普通話、禮貌語以及專業術語所迷惑、蒙騙,在不知不覺中了騙子的“圈套”。
再次,不要以任何方式途徑,向陌生人泄漏個人信息,如家庭成員、住址、職業、身份證以及家庭成員的電話號碼等。去年,有的騙子打著行風政風測評的“幌子”,通過電話詢問機主的私人信息甚至銀行存款多少、身份證號等關鍵信息。一些客戶信以為真,如實回答對方之所問,結果泄漏了大量個人信息。隨之而來的,就是騙子為你準備的各種“陷井”,誘導你往下“跳”,以達到行騙的目的。
以上述案子為例,零售戶王某在接聽騙子電話過程中,如果稍微具備一點警惕心,或者在打款之前,三思而行,認真咨詢一下煙草局的同志,就不會輕易上當受騙。“吃一塹、長一智”。希望廣大卷煙零售戶能從這個案子中汲取教訓長見識,切實增強自我防詐騙意識。作為煙草執法部門,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以客戶利益為重,積極向客戶宣傳預防電信詐騙等相關知識,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提升廣大客戶反詐騙能力,共同打擊各類涉煙詐騙活動,切實維護客戶切身利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