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我的店門口常年立著一只打氣筒,這只打氣筒是供那些過往的路人車胎跑氣無償使用的。
打氣筒從剛開店時就立在那里了,二十多年中其間因為損壞換過幾個,但門口立打氣筒的習慣一直沒改,保持這一習慣要從剛開店時說起。
那是開店第二年正月初二的一個上午,我站在店門口照料著門外擺出的貨物。
北方的天氣,春節剛過還依然是那般寒冷,微風一吹,冷的就會像針刺肌膚,寒氣直入骨髓。冰凍的路面上時不時駛過摩托車自行車汽車。
北方的春節第二天是女人們回娘家的日子,她們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領著孩子給父母拜年。
我招呼著過往的顧客,不遠處一位30左右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禮盒,馱著一個四五歲小女孩的女人慢慢進入視線,自行車的車把在冰凍的路面上扭來扭去,“嘶”一聲響,車子一顫,女子趕忙下車,支起自行車支架,把孩子從后座上抱下來,蹲在車旁用手捏著扁了的車胎。身旁的小女孩奶聲奶氣的說“媽媽姥姥家快到了吧。”“哦,這該死的車胎咋辦呢?”女人抱怨著,目光四下環顧瞅見站在門口的我,慢慢向我走來,“老板有打氣筒么?可不可以借我用下?”女子弱弱的問了一句。“有啊,大妹子等會,我去給你取。”我來到院中取了打氣筒遞給女子,女子接過打氣筒“呼哧呼哧”的打著,打了一會用手捏捏鼓起的車胎,將打氣筒遞向我手中說“謝謝大姐,你真是個好人,我媽家在東面那條大街上。”女子說完,把孩子抱上后座,騎著自行車向東駛去。
午飯過后,我剛從娘家回來打開店門坐在店內椅子上。“哧”一聲響,扭頭望向店外,上午那位女子正把自行車停在門口,“咚咚”的快步踏上臺階走進店內。“大姐給我爸拿兩瓶好酒一條好煙。”女子微笑著說。我急忙起身,拿出兩瓶汾酒一條紫云“你看這煙和酒可以嗎?”女子笑呵呵的說“你看可以就行。”“多少錢?”女子接著問道。“酒四十一瓶煙九十一條一共一百七十元。”女子掏出兩百元遞向我手中接過我找零的三十元,拎著煙和酒開心離去。
這件事以后,我把打氣筒從院子中請到店門口最醒目的地方,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群隨時使用。
店內的生意也隨著打氣筒的共享增加不少,有些顧客用了打氣筒雖然當時沒有購買商品,但他們都把我當做了朋友,閑暇之余喜歡和我聊一些顧客喜歡什么東西,別家店里的商品價格是多少,周邊鄰居誰誰家女兒兒子大了快要訂婚,誰誰家老父老母病危等信息。
如此一來,一些顧客反饋的商品信息我及時得知,在經營中快速調整了自己的不足,也及時掌握了客戶婚喪嫁娶的煙酒需求,為贏得生意創造了絕佳的時機。
作為商家共享不僅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互幫互助的體驗,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還會給自己贏來不少商機,創出不小的效益。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