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3年全國互聯網涉煙案件查處情況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在互聯網平臺,違法分子用高科技偽裝的網站、網店售賣非法煙草專賣品,輕易逃避打擊,蒙騙廣大消費者,賺取不義之財,這樣的“好日子”如今已一去不復返。6月6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專賣監督管理司市場監管處處長何民接受采訪時表示,互聯網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活動最早出現時對其認識不足、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近年來隨著工作機制的建立,監管手段的完善,打擊力度的加大,一批大要案被破獲、違法者被判刑、非法涉煙網站網店被關閉,互聯網涉煙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控制,填補了執法空白,走在了互聯網商品交易監管的前列。
據何民介紹,行業治理互聯網涉煙違法犯罪活動的歷程大體經歷了研究情況、奠定政策基礎,建立機制、查辦案件,督辦案件、推動工作開展,完善機制、促進長效治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國家局在深入調研、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積極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會商相關情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于2009年6月發布了《關于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的通告》,確定了各部門職責,對違法違規的情況作出了明確界定,奠定了互聯網涉煙監管和案件查辦工作的政策基礎。
完成政策頂層設計后,重點是強化執行。2009年年末,國家局與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建立協作機制,通報信息和工作情況,共同召集阿里巴巴、淘寶、百度、騰訊、新浪等國內大型網站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網站加強自律,主動屏蔽清理非法售煙信息。2010年年初,國家局專賣司負責人積極靠前指揮,指導基層單位專賣部門查辦互聯網案件,直接搜集情況線索、分析動態、調查案件,陸續破獲了以吉林“京華煙云網站”案為代表的一批有重大影響的部級督辦案件。為系統推廣成功經驗,國家局編制了《打擊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工作指引》,行業查辦互聯網涉煙案件,手中從此有了“利器”。此為第二階段。
2011年2月,國家局、公安部以貫徹落實《工作指引》為抓手,指揮12個省的專賣、公安部門開展聯合戰役,督辦查處了“2?24”利用互聯網非法銷售卷煙系列案件,刑拘62人,查獲涉案金額6098萬元,各類卷煙643.6件,極大地鍛煉了隊伍,豐富了實戰經驗。隨后,國家局組織了全國互聯網涉煙案件辦理工作培訓班,講解辦案方法,交流破案心得,從整體上提高了專賣隊伍的互聯網案件辦理能力。截止到年底,全國查辦互聯網案件共計立案86起,同比增加近3倍;涉案金額達到1.46億,同比增長24%,大多數省級煙草專賣局都具備了查處互聯網案件的經驗。此為第三階段。
隨著基層經驗的積累、工作方法的成熟,第四階段,國家局將工作重心由直接調查案件轉向協調指揮、督辦重大案件,建立互聯網案件報告制度規范辦案程序,統一協調指揮各地互聯網案件的辦理,保障大要案件的順利經營。同時在浙江省煙草專賣局成立行業打擊互聯網涉煙案件辦公室,承擔全國互聯網涉煙案件銜接運轉的職能。2012年以來,國家局集中執法資源,先后對網上以戒煙產品為名銷售假煙網絡店鋪進行全面打擊,對深圳、廣東、浙江等互聯網涉煙的重災區實施精確查辦,強勢地壓制了違法活動的反彈。
與傳統網絡售假案件相比,互聯網售假網絡案件存在著信息捕捉難、調查取證難、證據梳理難、案犯抓捕難、管轄認定難等現實困難;從危害程度看,其對本地市場沖擊不大,但對全國市場的沖擊力卻不小,一旦這種新的售假模式形成氣候,將會對專賣執法提出嚴峻挑戰。對此,何民強調,對互聯網銷售假煙這個“新病毒”,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完善信息溝通、協同辦案等工作機制,有信心、有方法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