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加之生活難以安定,父親所擁有的“煙畫”,后來都散失了。出人意料的是,1970年老人臨終前,卻從他的樟木箱箱底,取出一整套《紅樓夢》人物“煙畫”。他說,這套“煙畫”,不論從出品年代、系列篇幅方面,還是人物形象、背景設計方面,都是稀世罕見的精品。特別是其中“18號賈蘭”,可謂具有傳奇色彩的“金畫”。
?
我的父親徐壽征,早年輾轉在幾家煙廠打工,由于只上過兩年私塾,左腿又微跛,總是生活不景氣。但是家父卻以收藏“煙畫”,而名揚大江南北,以至落得個響當當的諢名“煙畫大王”!
眾所周知,“煙畫”就是香煙盒中夾帶的畫片。上世紀二十年代,“煙畫”被煙草商看成最熱門的促銷手段。題材以花卉、動物、山水,以及兒童生活等居多。一般單幅單張,背后配以短詩、詞牌,供成人欣賞,或給孩童戲玩。
歲月悠悠,加之生活難以安定,父親所擁有的“煙畫”,后來都散失了。出人意料的是,1970年老人臨終前,卻從他的樟木箱箱底,取出一整套《紅樓夢》人物“煙畫”。他說,這套“煙畫”,不論從出品年代、系列篇幅方面,還是人物形象、背景設計方面,都是稀世罕見的精品。特別是其中“18號賈蘭”,可謂具有傳奇色彩的“金畫”。
父親將其視為“遺物”、看成“傳家寶”,還因為這套“煙畫”的發行過程曲折迷離,幽趣無窮,耐人尋味。
父親說,1922年春節過后,我國民族工業家簡照南、簡玉階所經營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了與不可一世的英美煙商競爭,除將傳統的“三喜”牌香煙改名為“喜鵲”外,還在每盒煙中附贈“八仙過海”畫片。
誰知英美煙商針鋒相對,干脆迎合中國煙民的心理,不惜成本,將每個“八仙”造型單獨印制,分別放到煙盒里。消費者如果把它們組合起來,便是一幅完整的“八仙過海”圖畫。這便是當時被《紐約時報》炒得沸沸揚揚的“西煙中畫”。該報商業評論員認為“這是在中國卷煙市場上的西方殺手锏、心理戰勝品。”
面對如此競爭,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決定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簡照南特別邀請當時幾位知名畫家,設計《紅樓夢》人物“煙畫”。這套畫片多達120種,形象、服飾、姿態各有千秋,栩栩如生。每張煙畫上角標有人物名字,下角署明畫片序號,背后還配以相關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情趣生風。畫片尺寸均為60毫米×36毫米。既適宜收藏,又便于交流。
當時,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所促銷的手段十分特別,凡集全了120種者,經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驗證后,就可領取獎賞一萬大洋,而且免繳所得稅。聽起來十分誘人,但是實際中獎率非常低。因為每10萬套“煙畫”中,僅投放一枚“18號”的賈蘭。所以,當時吸煙者稱“18號賈蘭”為“金寶寶”,視“18號”為“響當當的金畫。”“賈蘭”的背后,印有一首幽默詼諧的打油詩:
百花爭艷展風采,
君子素稱系無奈。
紅樓情夢難斷魂,
金寶招財笑顏開。
由于數量極少,“18號賈蘭”顯得十分神秘。上海、廣州、南京、濟南等各大城市的報刊,都將“18號賈蘭”顯著刊出,各煙草經銷商,還用巨幅匾牌把它放大于街頭,電影院劇場甚至制成幻燈放映。不少煙草公司還請人根據當時流傳的故事,編演街頭活報劇《8號財神》、《招財樓“蘭”》、《煙神賈蘭》、《買煙大發》等等渲染煽情。
如此大肆炒作,讓“喜鵲”牌卷煙在煙草市場上十分火爆。但好景不長,“喜鵲”牌的供不應求,讓英美煙商十分嫉妒和痛恨,便暗中雇人仿造大量假“18號金畫”,投放到各地市場中,以至街頭巷尾常有“18號賈蘭”的黑市交易。有些攤販甚至公開聲稱:凡購10條香煙者,贈送“金畫”一張。由于當時“煙畫”制作技術含量不高,仿制十分容易。而這種偽造的“18號賈蘭”惟妙惟肖,即使專業人員也很難辨其真假,嚴重破壞了促銷活動。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此經濟損失慘重,僅青島市城陽區,就發現100多張“18號賈蘭”的冒牌貨,被蒙騙獎金達100多萬大洋。不久,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被迫取消這種促銷活動,在全國停止兌獎。
英美煙商的陰謀詭計,在中國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遭到各界群眾的強烈抗議。《上海晨報》發表了《中國商業促銷活動不允許洋人插手》的社論。《中國商報》以整版篇幅披露了英美煙商印制“18號賈蘭”的罪證,并配有無法抵賴的現場相關照片。《廣州日報》連續10多天刊登了群眾的抗議信件,紛紛要求抵制洋煙。湖州廣播電臺播放了一位畢姓煙民的抗議信,她說,中國人應該維護中國煙,不想自己被洋商的奸計所蒙蔽,非法領取了巨獎。現在決定將1萬大洋,無條件退回!
此事還激怒了不少名人大家。聞一多在青島大學的師生講壇上,發表了題為《我們決不袖手旁觀》的演講;茅盾在《語絲》上發表了小品文《中國人的賈蘭》;就連在美國講學的胡適,此時也對《唐人日報》記者,表達了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義憤。他說,在歷史長河中,看來這是件區區小事,但是對炎黃子孫,卻有很大的警示。在外國經濟勢力無孔不入的嚴峻形勢下,國人應清醒頭腦,不能再麻木了!
盡管大家都站在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一邊,不斷聲援,大力支持,但是這場風波平息后,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已大傷元氣,一時難以東山再起。不但《紅樓夢》“煙畫”全部銷毀作廢,而且“喜鵲”牌香煙,也漸漸停產絕跡了。
我父親所以能夠收藏到這一整套珍品,是因為當時在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負責促銷“紅樓金畫”的庶務,也叫徐壽征。他倆相處甚密,以“老徐”、“小徐”相稱。從《紅樓夢》人物“煙畫”的設計到發行,直到最終收場,“老徐”都親自參加了。近樓臺者先得月,我父親受到老徐的破例照顧,所以收獲的“紅樓金畫”絕非偽造的膺品,只是在背后印有紫色戳記:此屬樣品,不可兌獎。
我父親的這套藏品,經歷了80多個春秋,還保存如此完好,確實不容易,而那張“18號賈蘭”,更可謂“稀世絕藏”。據講,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我提供的《紅樓金畫》照片和文字資料,即將編人《東方收藏絕品》一書,題譽為“中國煙畫之鼻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