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十年前,我在資江河畔的一所高考補習學校復讀,當時擔任我班主任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退休教師,她性情和藹,但對學生要求又很嚴格,復習的日子,學習是相當的緊張,我們每天生活在三點一線的學習生活之中,除了吃飯就是讀書,那時學校管理也很嚴格,班主任老師形影不離地看管著我們,學生跟老師也就走得特別的近,師生的關系相處融洽。
那是一次下早自習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習慣性地和我們一起去食堂吃早餐,因為老師上了年紀,她每餐早餐就只吃一個饅頭,最多也就是一個饅頭加一杯豆奶。那天早晨,我們班一個同學半開玩笑地問老師:“唐老師,你怎么每天早餐就吃一個饅頭,吃得那么少啊!”,當時老師聽到學生幼稚的提問,面對笑容,極具幽默地回答了那個同學:“你們的錢是父母掙的,可以隨心所欲地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我的早餐靠自己掙,我知道掙錢的確不容易,我舍不得多花錢,我每餐就只吃一個饅頭”。看著老師幽默的回答,當時我的心微微的一震,對老師含蓄而富有道理地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有所思考。
后來,我進入大學,每當我回憶起補習班的那段經歷,就讓我想起老師早餐只吃一個饅頭的故事。帶著老師當初巧妙回答同學那簡單事理,2006年暑假,我去廣東東莞開始了一段打工生活,當時我在企業做信息管理員,工作還算輕松,但工作之余,我經常去工廠的流水線去參觀,在當時企業勞動管理還不規范的情況下,那工廠的工人夜以繼日地勞作,看著他們不顧一切地忙碌,我便試圖去問那些老員工:“在廠里工作那么多年了,不覺得工作厭倦和煩膩嗎?”,得到的回答幾乎一致:“沒辦法,生活所迫”。在那短短的兩個月的打工日子,讓我感受了很多,也明白了許多,我看到了許多父母為生活所累最真實的一面,他們為了家庭,為了子女的上學與成長,辛勤而默默勞作,做出了許多應有的犧牲,但是我們做子女的又有多少能理解父母對子女那片赤誠的心。
春風化語,潤物無聲。時隔多日,我又想起當年老師教導我們的那段話,我認為老師當初的回答是很富有哲理的,她沒有直言不諱地回答學生,她已經上了年紀,早餐的食欲也就是一個饅頭,而是巧妙地借這個機會施予學生一個善待生活的道理——父母的錢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現有的學習機會。十年過去,我已初為人父,在工作與生活的過程中,多了一些新的感受,對那一個饅頭的思索有了許多新的體會。
“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子方知父母恩”。其實,很多事理是要隨著人生閱歷的不斷增長才能慢慢領悟。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