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則寓言故事,深受啟發。
講的是,一獵人帶著一只獵狗在森林里打獵,一聲槍響后,一只野兔拖著受傷的腿全力逃跑,獵狗及時地追了過去。獵狗追了一會兒沒有追上,就回來了。獵人生氣地責備:“你這么強壯為什么連一只受傷的兔子都追不上?”獵狗望著主人:“主人啊,我已經盡力了,確實沒辦法。”野兔回到家里,兔媽媽吃驚地問:“你受傷了,怎么跑得過一只強壯的獵狗呢?”野兔回答:“情況不一樣啊!獵狗是在為生活奔跑,解決的是一頓晚餐,他只是‘盡力’而已;我是在為生存奔跑,關系到生命能否存續的問題,因此我必須‘盡心’啊!”
“盡力”不等于“盡心”,盡力者,量力而為;盡心者,竭盡心力。由于做事的心態不同,所以結果卻相差甚遠。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盡力”與“盡心”的差別處處皆有體現。“盡力”的人用的是能力,遇到難題總是先找原因,以便推卸責任,或認為天意如此,即使任務沒有完成,也不再做其他嘗試。他們也會以“我已經盡力了”來搪塞領導、敷衍同事、安慰自己。“盡心”的人用的卻是潛力,同樣遇到困難,他們不抱怨,竭盡全力查找問題的原因,千方百計尋找解決辦法,直到最后成功。甚至每做完一件事情,還要認真考慮有沒有改進的可能,能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從主觀愿望和處事態度上分析,“盡力”的人是被動的、消極的,“盡心”的人則是主動的、積極的。盡“力”做事,能把事情做好;盡 “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到極致。雖一字之差,但結果卻截然不同。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