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女作家被邀請參加一個聚會,坐在她身邊的一位男作家見她衣著簡樸,便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
“請問小姐,你是專業作家嗎?”
“是的,先生。”
“那么,你的大作能否讓我拜讀兩部?”
“我只是寫寫小說,談不上大作。”
“你也是寫小說的?那我們是同行,我出版了339部。請問你出版了幾多部?”
“一部。”
男作家說:“噢,只寫了一部。能否告訴我這部小說的名字呢?”
女作家平靜地說:“《飄》”
男作家頓時目瞪口呆。
故事讀后,我深受感觸。這位女作家名叫瑪麗特·米切爾,她一生只寫了一部小說。現在,我們都知道她的名字,但那位自稱寫了339部小說的男作家的名字至今無從考查。
看起來,人干事要講求專注、精益求精。一生那怕只干好一件事,這輩子就沒有荒廢,你干好的這件事會成就你,人們就會記住你。反之,如果一輩子干了許多可有可無的事,生命只不過是在原地轉圈而已。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數量”衡量我們的人生價值,亦不能以篇幅的長短來評析文章的分量。
俗話說:“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時榮”。相傳,我國古代有一位皇帝喜歡寫詩,他寫的很多詩盡管當時被人們捧為佳作,但由于水平泛泛,經不起時間的打磨,無一詩傳流至今。
但若是精品,哪怕作者當時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其作品也會被廣為流傳。如我國唐代的王勃,二十七歲時所寫的《騰王閣序》雖屬應酬之作,然文章氣勢磅礴、華麗優美,被譽為經典傳流至今。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奉為名句。
當然打造精品也并非易事,除了有才華外,更要拿出專注的精神。
例如,唐代盧延讓的《苦吟》中就提到了“吟安一個字,拈斷數根須”。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中更有“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當然,出精品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強學習,多讀書、多思考。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吸取豐富的營養,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打造精品、取得成就。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