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一小學看到,學校中若大的操場是空空蕩蕩的,沒有什么體育器械,從門衛口中得知,是怕學生受傷。是什么原因,讓老師如此地害怕學生有什么傷情那?同事的女婿是一位小學體育老師,據他講,過去學校在上體育課時,體育老師向學生們傳授一些體育技能,諸如,打打籃球、踢踢足球、上上單雙杠等體育運動,因這些體育運動有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傷小痛,結果一些家長是不依不饒,非讓學校給予看病,討個說法,弄得學校為此而感到頭疼,鑒于此,學校就不敢輕易讓學生們做“危險性”大的運動,體育課也就敷衍一下了事,有的學校干脆拆除了體育器械,免得引火燒身,少一事總比多一事好,這樣學校與家長也都相安無事了。
看著空蕩蕩的操場,這豈不是資源浪費!因一些小的磕碰就放棄學生的體育鍛煉,損失大了些。體育課的意義,在于提高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的體質,上體育課就是讓學生們勞逸結合,得到身體上的鍛煉,因噎廢食,受害的是學生。其實,學生家長應正確地對待孩子的磕碰,孩子在學校進行的體育鍛煉是極其平常的事情,根本無需大驚小怪,更無需找學校理論什么,我們應看到,學校進行的體育課,出發點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通過體育課,孩子不僅身體上得到了錘煉,另一方面,從中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向上不服輸的精神,我們不應責怪學校,反而應感謝學校才是。
作為學校,我們不能因孩子家長的不理解,就一刀切地放棄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是德智體素全面發展,只要學校跟家長們及時溝通,會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的,如果因一點小磕碰就放棄學生的體質鍛煉,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對家長的不負責任,乃至對社會,對國家的不負責任,我們該是有個清醒的認識。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