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周末,老鄉邀請參加他兒子滿月席,剛好答應兒子帶他去20公里以外的嘉峪關游玩,以前每次去的時候都是坐便車或者打的,雖然可能很快地達到目的地,但是路途中想去個其他地方游玩,卻十分不方便。這次突然有個想法,騎著電動車去如何?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沒電了,是不是會擱到半路上?不過最后,我們還是按照原有的想法,一路中速行駛,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也順利地參加了宴席,并從另一條不同的路返回。路途中,到了美好的景色我們隨時停下來逗留片刻,欣賞綠色的樹林、美麗的花朵和嘰喳的小鳥。不到7歲的兒子一路不斷的發出“爽”和“景色真美”的聲音,這樣的旅途雖然短暫但其樂無窮。
來回40公里的路上,與疾馳的汽車相比,一個明顯的感覺是騎電動車和摩托車的人不多,騎自行車的更少,只碰到過附近的2位村民。這也說明了時代在變化,人們的交通工具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出行條件便利了。但也反映出,現在國家提倡“低碳生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如今,這樣的情景比比皆是:好多人都是開著車去鍛煉身體的地方,花錢到體育館、健身房等室內進行鍛煉,然后再開車回家。試問為什么不能改變出行方式呢?現在大家的流行語:沒地方停車、堵車了馬上就到等等。而與此同時由于攀比心理、汽車便宜、方便出行等原因,又在不斷的增加私家車的數量。
現在回想起來,這不是應了那句廣告語嗎?人的一生,就像一個旅程,不在乎你的目的地,而在乎的是你沿途看到的風景。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的室外不是更適合我們去細細品味嗎?
人的一生注定是一個充滿各種坎坷和風景的旅途,就看你是為了到達目的地、然后享受孤獨,還是注重過程的付出、與陪伴你的人共享快樂?不管是同事,家人,還是朋友,我們更多的不是為了追求表面的完美、時刻的擁有,更重要的是,在邁向共同目標、付出努力過程中享受那份快樂和滿足。對于人生,毫無疑問,享受過程比追逐結果更重要。
可喜的是現在走在馬路上,不時地能看到一個自行車隊路過。現實生活中,“自行車俱樂部”也在悄然興起,看著他們全副武裝、時走時停、快樂交流的場面,不僅讓人動容。買車不是錯,坐車不是懶,在“三高”逐漸增多、減肥不見效果、提倡全民健身和低碳出行、解決堵車等問題的今天,你在旅途中,是否會停下腳步,換個交通工具甚至是發揮隨身自帶的“11號”作用,這樣是不是會給我們的旅途豐富一點內容,又能原生態地享受自然給我帶來的快樂?
試想,如果您能從過程入手,適當改變一下自己的旅行方式,會不會出現這樣的美好景象:“三高”低了,肥胖沒了,旅途豐富了,景色美了,身體好了,讓那些無聊、寂寞、郁悶等不開心的詞語見鬼去吧!!!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