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最向往的生活是枕邊書、原上行。我知道這種生活是種奢望,但寧愿藏它在心底,待來生。
睡前總喜歡先翻一會兒書,說是一會兒,但一看進去就會忘了時間,總要看個盡興才肯放下,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因為習慣,所以床上的書占了一半的位置,只為睡前時一伸手書就來了,不管你看不看,它都在那兒,隨時等待我的臨幸。我不喜歡整潔的書柜,于是把它們弄得零亂,隨我的興致隨時可以翻看,沒有約束,沒有整潔。
白天的紛擾讓位于夜晚的寧靜,這時最適宜看一些閑書,如美文等一些恬靜的文字,斜倚在床頭,打開一本書,隨意翻到某一頁,放開了心去看,不用思考,盡情地徜徉于書中。書是一扇通往世界各地、通往古今的大門,走進這個大門,你便可以周游列國、與賢者促談、領略山水,不用像學生時正襟危坐,思想是自由的,不用任何人引導,書可以悠閑地讀著,這是何等的愜意!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在書中仿佛觸摸到了作者的靈魂,作品的可愛是因為作者的可愛,作者的可愛直接表述在作品中。夢隨書宕蕩,云紛紛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風行處,云水蒼蒼,青煙裊裊,樹影依依;清流間群鴨戲水,水濺清石,那些可愛的、可親的都跌落在了字里行間。
上初中,為了看瓊瑤小說,不顧一切,中午看,課間看,晚上睡下關了燈還不死心,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繼續看,周末、假期都給了瓊瑤小說了,到了高中,又迷上了武俠小說,依然如初中時那般著魔,一套武俠小說在同學間傳遞著,沒白天,沒晚上的,可以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小說也不是白看的,從中也讀到了一些歷史知識和地理知識,雖然小說中的情節、人物是作者的杜撰,但總在歷史上找到書中人物的影子,這樣的故事雖然虛虛假假,卻能把人物描寫的那么真切。也還是對古龍的小說和金庸的小說有區分的,喜歡情節的看金庸小說,喜歡打斗場面的就看古龍的小說,可還是喜歡金庸的,他的小說里隱藏著歷史,總能找到事件背景,讓人穿越在歷史與故事當中,所以很多人總是把歷史事件與故事等同起來,去書中探尋故事的出處,就如四阿哥是如何坐上皇位的?乾隆究竟是漢族還是皇上親生的?書中總有讓人去追尋、去想象的意境。
看書也是要分心情、分時候的,情緒低落時,任何書都是看不進去的,即使在看,也不知書中所云,心不在書中,書中的美妙自是無從體味。心情好的時候,一本閑書,不涉及功名利祿,直抵心靈深處,可以不是經典,也非商海股市,也許是一本雋永的讀者,或是婉約或是豪放的詞曲,那一切美好都在心中流淌,像大河無羈奔流。
秋日的午后適合攜一卷唐宋詩詞:“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竹椅上,詩書漫卷,空中傳來陣陣雁鳴,正契合了秋陽中的秋景,飄落在了秋色里的秋暈中。體味著這份閑適和飄逸,書香自是滿心紛芳。
讀書的價值不在于它的功利和實用色彩,而在于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長見識,全面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腹有詩書氣自華?!彼袃仍诓徘榫蜁高^語言、行為反映出來,讓一個人價值、品味與眾不同,天天在書香里熏陶,人類潛移默化下來幾千年的優秀品質會慢慢浸染到人身上,造成“氣”的差別?!坝行臒o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p>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能靜靜地安下心來讀一本可心的圖書,仿佛是一種奢望,閑適、自在、毫無功利地去讀一本書,才會有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美妙滋味。感受著書中的每一筆觸,體味著內心的安寧與妥貼,這樣的人生便不覺得孤單和寂寞,不論境遇如何變幻,身邊、枕邊有書相伴,才會一路走好。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