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乘坐公交車,在通過一個呈人字形交岔路口的路旁樹下,看到了交管部門設(shè)置在這里的攝像車,此車也被車廂里的一些乘客看到,有乘客對此議論紛紛,個別人認為,這是交管部門在偷拍違章車輛,聽話音是在指責管理者的執(zhí)法行為不夠透明,為違章司機打抱不平,叫冤擊鼓。
聽了這些議論,鄙人與一些乘客的觀點不敢茍同,這個人字形的交岔路口鄙人時常經(jīng)過,是從西往東行駛,兩條從西往東行駛的車輛要在此處并入一條車道,交管部門劃的有明確的通行線路,就是有一些車輛,為了搶那么一兩秒鐘,非要搶入別的車道造成這里交通擁堵,由此看來,交管部門設(shè)在這里的攝像車,就是讓那些不守規(guī)矩的司機,因圖一時的速度付出應(yīng)有的代價,受到應(yīng)有的處罰。平日里,類似這樣搶道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明明是實線或是雙黃線禁止隨意變道超車,在很多司機眼里,只要快,這些基本不在視野之內(nèi)。在高速公路上,交管部門對道路進行限速,為的是安全,減少事故率,確保道路暢通和人員的安全。就有一些人,為了不讓交管部門的探頭抓拍到,竟然遮擋車牌照而飛速行駛,有的是,當看到前方有攝像頭時,放低速度慢行通過,過了攝像頭,又是一陣子的飛奔。
日常生活中,車輛的隨意停放,明明此路段立有全線禁停標志,很多人只圖個人方便,左右察看,在沒有交管人員在場的情況下,便將車停在了一旁,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的通行,又影響市容市貌的井然有序。
在道路上規(guī)劃行車路線,限制車輛的行駛速度,都是經(jīng)過交管部門的反復(fù)論證得出的科學依據(jù),不是交管部門隨意一劃了之。面對道路擁堵,很多時候,是我們的一些司機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隨意改變行駛路線,相互擠占,互不相讓,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所產(chǎn)生的擁堵。如果我們都自覺地按照規(guī)則行駛就不會有那么多事故的發(fā)生,不會因隨意變道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而產(chǎn)生的擁堵。
事實上,只要我們遵守交規(guī),無論交管部門如何的明查暗哨,只要按線行駛,攝像頭就與己無關(guān),就不會有違章的產(chǎn)生。減少交通擁堵,道路暢通無阻,交管部門希望如此,更是大家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