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曾經的“水木年華”之一盧庚戌,用他根據葉芝詩而作詞作曲的《一生有你》為題,導演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既來源于盧庚戌本人的真實經歷,也有多位清華音樂人及企業家的原型在其中,就連故事場景都明確指向了清華,所以得到包括盧庚戌師妹、著名作家郝景芳等一批清華人的大力支持。
清華人是很牛的,因為清華這所校園培養出了太多卓越的院士、科學家和學者,還有無數的政界、商界、科學界、學界名流,所以其在北京、在全中國乃至在世界上都備受尊重。這也使清華人產生了很強的優越感,并衍生出自傲不自滿、自信不自大的清華精神。清華人以清華為榮為傲為親,當清華人聽到盧庚戌為拍攝《一生有你》而籌集費用時,清華人便紛紛解囊,在資金、技術和思路上給予最慷慨的幫助。
清華算是名校效應的典型了,最優秀的辦學條件和底蘊培養出了最優秀的各行各業人才,而這些最優秀的各行各業人才則因校而貴、因校而顯,反過來又會用已獲得的資源去反哺校園,并主動維護引以為傲的這個圈子,逐漸形成一個具有強大磁性的凝聚力,使校和人之間走上一個非常好的良性發展軌道。這也是許多名校最愿意看到,且努力追求的方向。
有許多人是不愿意提到自己畢業學校的,因為辦學質量不高,提到學校反而會被別人看輕自己。同樣,在遇到困難時也從未想過向曾經的學長學弟尋求幫助,因為即便提出求助意愿,學長學弟也沒有能力給予支援。如此,自然也形成不了凝聚力,更不會有人以校貴、校以人優一說了。
清華人則不一樣,他們不但愿意提自己的學校,更是把清華這個名字放在一個無比崇高的地位。對清華,清華人總是帶著一份關懷、一種希望和一種信任。在清華人心目中,清華是自己的家,大家都會對這個家付出最多的熱愛。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一種難以估價的精神凝聚力,它讓清華成為了清華人心中的一面旗幟。
盧庚戌作為一名清華人,將清華往事搬上銀幕,內容如何且不必說,單只一個清華情結就足以讓所有清華人為之魂牽了。所以,清華人為《一生有你》提供各方面支持,表面上看是清華人相互之間的互助,實質上就是清華凝聚力的體現。這樣看來,《一生有你》中這個“你”,也許是一個人,但又何嘗不是清華這所學校呢。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