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每天看到小區門口那個開著微型冷藏車賣雪糕的胖胖的小伙兒,不知怎的,總讓我想起小時候電影《黑三角》中那個賣冰棍兒的女特務。戴著白帽子,圍著白圍裙,推著白色木頭箱子,冰棍兒、冰棍兒地喊著。可能是小的緣故,也可能是她演得太好,對她怎么也生不起恨來,反而覺得她很親切,親切得就如附近合作社門前那位賣冰棍兒的大嬸。
兒時的夏天似乎沒有現在這么熱,但架不住孩子滿街的跑,直到跑累了,渾身大汗地坐在合作社屋檐下的蔭涼處,看著賣冰棍兒的大嬸掀開木箱中厚厚的白色棉被,從中拿出冒著冷氣的冰棍兒,心中就會感覺涼爽許多。那時的冰棍兒二分、三分一根,后來有加奶油的,價格自然貴些,要五分一根,但真就沒錢買。很羨慕鄰居家有在紡織廠上班的阿姨,她們的工廠發冰棍兒票作為防暑降溫的福利,偶爾看到我們這些孩子饞冰棍兒的樣子,便會笑著給我們一張,我們自然會急不可待地到合作社門前找那位賣冰棍兒的大嬸處換一根。舍不得吃,需放到碗里,等冰棍兒融化后,用勺子沾一點冰棍兒湯放到嘴里,會覺得從口腔沿著胸腔一直爽到腹部。天真的認為,冰棍兒湯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消暑良藥了。
兒時最愿意去的地方是父親的工廠,與小伙伴徒步走上一個多小時也不覺得累,因為父親工廠的防暑降溫措施是免費給職工提供鹽汽水。車間干鈑金活的師傅用馬口鐵打了一個碩大的盆,用推車推著,到食堂外面的大罐子中去接。拉回來后,職工們用上面寫著毛主席語錄的大茶缸舀上滿滿一缸子,咕咚咕咚暢快地喝,似乎夏天所有的暑氣都被師傅們喝到了肚子里,感覺天氣也從此變得涼快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國的溫飽問題還沒得到解決,糧食還需憑票供應,自然沒有多余的土地和肥料去種植水果。所以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能吃上一個酸蘋果都算是件幸福的事兒。偶爾有老農從山里摘些野山楂、野櫻桃、燈籠果之類的到市里賣,一分錢一玻璃缸,便成為我們這些孩子最好的零食。因為這些東西不比冰棍兒,可以一顆一顆慢慢地吃,所以家長也愿意掏錢買。至于味道如何,怎么形容呢?就如看《上甘嶺》那部電影中,戰士們用干裂的嘴唇講出曹操望梅止渴故事一樣,想一想舌頭根處都會冒酸水,但卻不失為消暑的絕招。
讀中學的姐姐放假時,會帶我坐火車到農村去看望爺爺。記得爺爺家附近有條小河,水流不算急,也不怎么深,很適合孩子們在里玩耍。我是不會水的,膽子也小,不敢到河中間玩,只在河邊干些摸魚之類的把戲。小伙伴們還因此笑話我,說城里的孩子嬌氣。我不服,壯著膽子淌到河中間,發現河水也只沒到腰部,于是在河中大喊:看誰還說我嬌氣。膽子小的時候,沒有在河中戲水的經歷,自然體會不到戲水的樂趣。那次之后,才發現夏天在河中戲水會是如此的酣暢爽快,于是每到姐姐放暑假時,都會央求姐姐帶我到爺爺家,顯然是把爺爺家附近那條小河當成了避暑圣地。?
轉眼已過去四十多年,兒時消暑那些事兒仍記憶猶新,好多美好的回憶,好多關于賣冰棍兒、喝鹽汽水的最美的回憶,如今都成為印刻在腦海中的亮點,有時會忽然間閃爍起來,那光溫馨得讓我一塌糊涂,好想能夠從頭來過。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