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師宗龍甸這個大山深處的壩子里暢游,盡情觀賞一場由青山綠水組成的盛大天然畫卷。一切的煩躁、苦惱,都會被這里安靜的美、翠玉般的美、原生態的美所感化。如同一路波瀾不驚的九龍河水,至此忽然變得如此溫柔纏綿,迂回曲折,戀戀地纏繞成一個寬闊的臂彎,像慈母一般將這一方水土輕輕擁在懷里,生怕失去。
龍甸的美,在山,在水,在人。
山,是龍甸秀美萬千的臉,森林覆蓋率達87%以上,也是龍甸雙手捧向世界的一張名片,每一座山峰,都是開在云朵間的仙境。
月濤山,龍甸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地。“月濤寺”位于云南師宗縣竹基鄉小龍甸村東南一公里之月濤山。此山海拔約2000米,山上綠樹成蔭,四季常青,山勢險峻,山頂奇峰毓秀,峰巒疊嶂,巖石色彩斑斕,千姿百態。登山遠眺,整個龍甸壩子村寨錯落有致,別具特色。龍甸名勝古跡繁重博,享有龍川甸海的盛名,有詩用“山林蔥蘢入佳境,空谷低洄溪水聲”來稱贊龍甸壩子的旖旎風光。依月濤山山巔石崖向下延伸數百米,建有遠近聞名的古剎月濤寺,是師宗清初建筑中較大的佛寺建筑之一。方圓塔已頹,月濤寺猶存。這座古寺建于康熙初年,迄今已歷三百三十多年,是目前師宗保存較好的清初佛寺建筑。其穿斗式梁架結構,單檐懸山頂,精美的雕刻藝術令人嘆為觀止。古木參天,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暮鼓晨鐘在山野間久久回蕩。多少善男信女懷著一顆顆虔誠的心,頂著風雨和嚴寒,來這里祈求富裕和安寧;多少文人墨客在清晨或月夜,懷揣滿腹詩書,來到深山古寺,面對秀美山川放聲高歌。雨天,山坳里、森林中濃霧彌漫,置身于霧蒙蒙的霧幔中,會讓你覺得懵然不知身處何方,平添了被原始森林中不同種類的參天大樹厚厚包裹著的月濤寺的神秘神圣感……
如果說山賦予了龍甸以神韻,水,則是自然靈動的龍甸之魂。
這里的水,像是長在時光上的墨綠、寶藍,更像是一塊塊流動的玻璃,或者鏡子,流淌著云朵的水與天空親密地親吻。這里的水,是可以直接捧起來飲用的。
九龍河象一條玉帶,從壩子的這頭纏繞到那頭,綿延十余里,兩岸翠竹青青,楊柳依依。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成群游過,河邊浣衣的少女發出燦爛的笑聲,岸邊人家的炊煙裊裊升起,輕紗似的薄霧籠罩著這片處子般寧靜的田野,露珠閃著耀眼的光環,清涼甘甜的空氣帶著花香、稻香輕輕撲來,此情此景,早已使人飄然于云天之外!
在壩子的中部,二允河匆匆趕來與九龍河交匯,從高山上一躍而下,落差錯60.3米,轟然落地,聲播數里,故名響水瀑布。從遠處看,形似三姐妹凌波而來,翩翩降落,彩練輕舞,飛珠濺玉。
據說,九龍河驚羨于龍甸壩子的美麗與富饒,越過重重關山,并從大山的腹中穿行軍公里才從一個山洞里鉆出來,這個山洞叫冒水洞,在一個陡峭的山谷間,喧鬧聲久久不息。洞里的景色很美,須坐船方能進去,但敢冒險的人很少。
九龍河在龍甸壩子掛起了三顆明珠——冒水洞電站、響水電站、臘莊電站,這三顆明珠照亮了龍甸人的生活,讓歷史與現實在這里交相輝映。
有詩用“山林蔥蘢入佳境,空谷低洄溪水聲”來稱贊龍甸壩子的旖旎風光。置身月濤寺,踏著詩人的歌聲尋找,龍旬壩子的美晨展現在你面前。春天,四周青山環抱,千樹在萬枝桃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夏天,滿目青山綠水,郁郁蔥蔥;秋天,萬畝良田翻滾著金黃的稻浪,一派豐收的景象;冬天,銀裝素裹中孕育著生機。
當然,最讓人釋懷的,就是去月濤寺腳下的溪流暢飲天然礦泉水了。月濤寺溪流就像一本藏書,被我的好奇輕輕翻開。在這里,俯下身子,屏住呼吸,聆聽月濤寺溪流奏出的迷人樂章。看月濤寺腳下流出的泉水如白云一閃一閃的,閃出了月濤寺供奉著的釋迦牟尼、觀音大士、地藏王、關圣帝君等塑像二十余尊那歷史故事傳說。壩子中幾條河邊山坡鱗次櫛比的傳統村落……清風徐來,日子就在水面顫動,我的靈魂就在水面安放,不盈不虛,不緊不慢。
龍甸的人,像山水一樣清新自然,像壩子人打歌調一樣高亢嘹亮。他們依然保持著祖先傳承下來的古樸民風。他們都是一本鮮活的龍甸山水全書。他們的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洋溢著一種對自然山水的敬畏之情,對美好生活的一份熱愛。他們容不得任何一個人,對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破壞和褻瀆。
游弋在龍甸的山水里,我就像一只鳥。我多想,我的每一個文字,都是一首詩,一幅畫,都能在這里詩意地棲息,流淌。
在龍甸,我必須帶著自己寧靜的山峰,溪流,從它歲月一樣的深里,日子一樣的甜中,撈出時光的鏡子,安放身體和心靈,讓快樂在這里定居,繁衍生息,也能像它一樣,如此清冽,如此高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