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今年51歲的我,按“人生不過百年”的說法來算,已過人生的半輩子。回顧這幾十年,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我至今。
我的父母親是農民,他們的一生都在黃土地里勞動,最后又被埋葬在黃土地里。父母親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勞動,特別能吃苦。我父親生前經常告訴我,要抓緊好好活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母親也給我說,人是餓不死的,只要你勤快,就像種莊稼,肯下苦就有好收成。這些話并不深奧,但確實讓我領悟了“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深刻含義。
我的祖上是務農的,對于農村的孩子,能考上大學,吃上商品糧,要感謝的真的很多,特別是這個美好的時代。我1985年考上四川大學后,在醍醐車站乘火車前往西安、成都,我母親流了眼淚。我父親鼓勵我好好念書,不要顧念家里。1989年我畢業后分配到陜西煙草系統,在一家煙廠上班,過年時父母親提醒我:“吃公家飯,要管好自己,不要貪心,不要偏心。”這么多年來,我之所以能做到用心工作,善待他人,無私心,無雜念,堂堂正正,頂天立地,主要是聽了父母的話。
我的父母親是有生活智慧的,主要是知足,隨遇而安,善于忍耐,友好待人,懂得感恩,量力而行,樸實善良,順應天時,因地制宜,安貧樂道。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中國農民的四季智慧和生存哲學,特別是他們不違農時,尊重客觀規律,熱愛勞動,頑強生活下去,這種理念和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讓我活得堅強而充實,活得理直氣壯,活得有勁。多年來,我干過一些工作,我沒有忘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我不怕吃苦,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我也遇到一些麻煩和困惑,父母鼓勵我,安慰我,也有一些同事開導我,勸諭我,使我感到人生不孤單,有希望。每每回想起來,心中倍感溫暖。
人過半輩子,不長也不短。特別是去年我被單位內退以后,我到過祖國的一些地方,也看過好多書,我對人生有了思考、感悟,也自我反省,給自己打氣,增添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忙碌一生的父母親,最后又被埋在黃土地里,他們到底得到了什么?他們為什么還那么熱愛生活?尤其是他們任勞任怨,把太陽從東山背到西山,汗珠子摔八瓣,精益求精,科學種田,樂觀豁達,這就是他們給孩子最生動的教育。每每想起,我時常告誡自己,一定要保持農家本色,要勤快一點,不敢有絲毫懈怠。同時,要勤學。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很難改變 ,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人生需要奮斗,我的父母生前用他們的勤勞善良給我樹立了榜樣。我要謙虛好學,珍惜時間,敬愛生命,活在當下,不忘父母恩情,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要記住父母的話,好好活著。完善自己,相信自己,激勵自己,磨練自己,鼓舞自己,忘卻自己,不要盲目攀比,要做最好的自己 ,心平氣和地好好活。特別是要立足新時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擁抱美好未來,活出自己的風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