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以后我們有了錢也要殺只羊,好不好,那個羊肉太香了,我從來沒有吃過啊!”1997年的一天,宣威市熱水鎮述迤村貧困戶陳世奇的兒子陳志跑著回到正在忙著做晚飯的父親身邊,講了這樣一句話。父親陳世奇驚異的看著自己的兒子,為什么會講出這樣一句話,當從母親嘴里知道是因為旁邊的一個農戶家在宰羊,孩子看著大鍋里撲哧撲哧翻滾的羊肉飄出的香味,孩子想吃羊肉了。得知事情的原委,父親陳世奇默默的掉下了眼淚。
這是我走訪掛包貧困戶聽到的一個小故事。在上世紀90年代,因為不富裕,陳世奇一家生活拮據,勉強的一頓肉還要靠夫妻倆幾個月的節省才能讓孩子聞到肉香。那時小孩子才四五歲,看到旁邊一家商戶在殺羊,孩子沒有吃過羊肉,看著大鍋了煮得滾滾的羊肉,十里飄香,小孩子不敢給別人要,回家來對自己的父母說了那樣的一句話。看著自己不哭不鬧,認真懂事的孩子,夫妻倆抹去眼角的淚水,暗下決心憑雙手致富脫貧。
相距20年的時間過去了,脫貧不是靠嘴上說的,正是習主席說的那句“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20年間,因為兩個孩子陳堯、陳志的求學之路,夫妻倆生活過得清苦,大部分的辛苦錢壓在了兩個兒子的求學路上,但這個家庭靠著栽種烤煙,申請貸款,飼養牲畜,夫妻倆省吃儉用,硬是把兩個孩子供讀畢業。當前,更隨著國家優惠政策,這個家庭逐漸的擺脫了貧困的帽子,現在栽種烤煙18畝,孩子外出務工,基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去年,隨著小額住房貸款的下撥,這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建起了三層小洋樓。但我再見到他那雙龜裂的手時,我才真正知道為了三層小洋樓夫妻倆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