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你們
數字還在上升。
截至2月14日16時31分,全國確診的病例數已經63940例。誰也沒有料到,2020年會以這樣的一種方式與我們遇見,成為我們生命的這樣一道烙印。
這個年,缺少了喜慶,沒有了團圓,到處彌漫著灰色的陰霾,人人談“新冠”而色變。
“宅”在家的日子里,我刷著微博,看著網絡上跳出的魑魅魍魎,一時被艱難、憤怒、恐懼所充斥。直到一首《熱血出征》突然闖入視線,富有沖擊力的的畫面,鏗鏘有力的音樂里,我看到了眾志成城,聽到了熱血付出,感受到了全國上下的團結一心,這讓我從之前的情緒里跳脫出來:原來還有著另外的一群身影隱忍在灰暗下,與病毒抗爭。
(一)致和平年代的英雄
大年三十,朋友圈被刷了屏:除夕夜,百名醫務工作者夜馳援鄂。夜幕下不太清晰的照片中的是一張張堅毅的臉龐,一個個簡裝的背包,一面面飄揚的旗幟。是他們,在疫情發生人人都想逃離的時刻,逆向而行,深入疫區。她們有的為了奪取更多的時間救護病人,毅然剪去了披肩的秀發;她們有的因為不停用接觸消毒液、洗手液,雙手被腐蝕得傷痕累累;有的身患漸凍癥,毅然步履蹣跚奮戰在一線。因為長時間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身上起了疹子,鼻子被壓出血印,因為高強度作業,許多人站著也能睡著。他們有的是兒子是女兒,是妻子是丈夫,是媽媽是爸爸,可是他們依然選擇站在最前面和病毒作斗爭,只是為了幫助那些被病毒困住的人。他們是普通人,也是白衣天使,更是黑夜中那一抹光亮,他們爭分奪秒的與死神抗爭,為蒼生擔正義,他們從未經歷過戰爭,卻驍勇無比。
隔著口罩、護目鏡,我看不清你們的臉,但是我卻看到了和平年代英雄眼里耀眼的光,照亮這漆黑的夜。
(二)致秩序的守護者
大年三十,除了遠赴武漢的“白衣天使”,還有一群人臨危受命,他們就是廣大的公安干警。除夕之夜,他們所有人都收到了停休返崗的通知,很快,各個省市、各個高速路口、各個鄉村要道,都布滿了他們的身影,他們有的家人罹患重病依然堅守卡口,他們有的推遲婚期毅然返回一線,他們宣傳疫情防控、走訪入戶調查、排查武漢人員、對居家隔離群眾定期上門體檢、完成日常出警工作,他們扎緊了城市的最后一道防線,直面未知的危險而無所畏懼。他們也有“小家”卻選擇了為“大家”而付出,他們也有“小情”卻在“大愛”面前進行了取舍。
隔著口罩、護目鏡,我看不清你們的臉,但是我卻感受到了城市放任有序運行,踏平這初春波瀾的堅定。
(三)致無數的平凡人
幾天前,火神山醫院完工交付,3萬多平方米的醫院,僅僅10天完工,這驚人的建造速度震驚了全世界,然而“中國速度”的背后,是一個個小人物的默默付出,他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累了就原地休息一下,沒地方坐著,那就站著吃飯,每個人都很累、很苦,但是沒人抱怨,都在撐著,7000多人,都在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賽跑,為醫務工作者爭取時間。
事實上,還有很多人在盡著自己的綿薄之力:捐出一萬余元的環衛老大爺;千里走單騎,人肉帶回1.5萬只口罩的15歲少年;16天袁傳偉一個人扛起的消毒設備生產線;騎40公里電動三輪為醫療隊送菜的菜農;每天給醫院做飯800份的武漢小姐姐;除夕夜載5噸蔬菜支援武漢的17年老兵;奔跑為物資車引路的疑似感染醫生;脫貧村93戶村民捐出的22噸香蕉;一支支馳援武漢的被網友親切稱為“散裝江蘇”的支援隊??????
隔著口罩,我看不清你們的臉,但是我卻感受到了“武漢加油,中國必勝!”的堅定信心,溫暖初春的凌冽。
非常時期,一個個走心的凡人故事,一段段淚目的視頻,這樣的感動,在這個春節,我看了太多太多。我們本就是一個個無名之輩,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普通人不再普通,大家信心如磐,同心戰“疫”,這么多雙手捧起來的溫暖,這么多雙眼傳遞出的期盼,每一個奔波在路上的快遞小哥,每一個不知疲倦的外賣人員,每一個任勞任怨的物管人員,每一個下沉到社區的街道人員,每一個維持大家日常所需的出租車司機、超市收銀員、工廠職工,還有戴好口罩、閉門謝客的每一個我們??????所有人都在創造奇跡,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每一個人都同樣偉大。
此刻,我無比堅信,陰霾即將散盡,光明即將來臨!
待到春暖花開,陽光滿路,萬物復蘇之時,望如約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疫情結束后平安的每一個你。
致你們,每一個不凡的人。
也致每一個,平凡的,我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