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人活世上,得有欲望,無欲無求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也是沒有意義的。就像一句開玩笑的話,說一個男人不抽煙不喝酒,死了不如一條狗。但是,欲望也不能太多,否則對自己也是一種傷害。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四十六章中說過,“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任法融道長說,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道教里叫欲海,人一旦鉆進欲海就難以出來了。要節(jié)儉自己的情欲,不要利欲熏心。爭就不足,讓就有余。好比一粒米,雖然小,你讓我讓,就顯得多,如果爭來爭去,就是金山也不大。道教就是研究大自然的運化之道,自然無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是道的運動規(guī)律。所以,一個人要順其自然,自然無為,清淡寡欲,降心化性,用苦來磨,多行善,少做惡,求正果。
據(jù)說,長春真人丘處機曾給成吉思汗講了兩點,一是敬天愛民才能得天下,不能嗜殺;二是清心寡欲才能得到健康,不要縱欲。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教戒律中約1200多種,戒律是防止的意思,要不傷害生命,尊重自然,保護生態(tài),讓各種生命共生共長。就像白玉蟾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生。所以,一個人要覺悟修行,清靜無為,像空谷幽蘭,人格高潔高尚,充滿靈性靈感,天人合一,地久天長。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也就是說,欲壑難填,弊害多多,應建立內在清凈恬淡的生活,不要追求外在貪欲的生活。一旦去爭斗,有貪欲、貪婪,就無法滿足,就難以超脫,就難以清凈,就難以快樂。所以,要放下欲望,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拒絕形形色色的誘惑,堂堂正正做人,勤奮、堅韌、廣博、專精,做有道德的人,做有覺悟的人,做有利于國家和人民的人。不要做欲望的俘虜,在金錢面前打敗仗,要靠誠實勞動追求正當合法的利益。
昨天我在嘉匯漢唐書社看了書,讀了來新夏的書,很受啟發(fā)和教育。活了91歲的來新夏教授,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他寫的《不輟集》取“筆耕不輟”之意,收錄了80多歲寫的文章,可見他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只追求學問和知識。他講,他的老師、著名的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板凳寧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對他影響很大,他把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一生不敢懈怠,所以才在北洋軍閥史研究、目錄學、圖書館學等方面做出了成績。尤其是他90歲的時候,還說,行百里者半九十,九十歲才是一半啊,只有不死,臺階還要再上。真是感人至深啊。
我是一個小人物,我也有欲望,為了生活而拼搏工作,我的欲望不高,只求平安幸福,問心無愧。用諸葛亮的話說,不求聞達于諸侯。北宋宰相呂蒙正在《命運賦》中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所以,人生在世要正確對待欲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用心中的熱情、理想、信念和希望的火花,點燃人生之“柴”,發(fā)出最大光和熱,贏來春色滿人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