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前陣子,有個搞策劃的哥們兒有些煩,因為要急著拿出一個策劃案,卻沒什么思路,一個人越琢磨腦子越亂。我說:你這不行,創意需要有靈感,你就這樣一個人在那兒憋著,腦子和漿糊一樣,別說靈感了,就是思路你都捋不出來。除非抄襲,否則即便你拿出來,也沒得看。
曾經有位搞裝飾的哥們兒和我說:他每次接到裝飾活時,都會買上幾箱啤酒,做上一桌好菜,約上那幾個在美院上學時的死黨,到家里來邊喝邊聊。那幾個死黨可不是白給,都曾是美院高材生,思想活躍,眼光獨到。幾杯酒下肚,搞裝飾的那個哥們兒把所要裝飾的主題思想和要求一拋,那幾個死黨便天馬行空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甩了出來。搞裝飾的那個哥們兒腦子里的靈感像雷雨天的閃電一樣,劈啦啪啦的,一道比一道亮。那個哥們兒把死黨的建議一歸攏,得了!一套,甚至幾套,充滿著奇思妙想的裝飾方案便誕生了。
搞裝飾這位哥們兒的做法給我很大啟發,我總結這位哥們兒的創意來處有兩點:一是思想放松。倒不是因為啤酒的緣故,而是因為大家都是無話不談的好兄弟,沒有什么可藏著掖著的,思想處于松弛狀態,容易產生跳躍式思維。二是善于總結。能夠汲取不同思維的營養,并加以有機融合。一個人的想法畢竟有限,有時甚至能鉆進死胡同,但很多人的聰明才智就不同了,它可以給你跨領域的借鑒,往往讓你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一位廣告創意人在解答想不出創意怎么辦時說:太緊張或不開心時是想不出好創意的。所以想不出創意時要轉移注意力,換換姿勢、換換環境、跟家人聊聊天等。我覺得這位廣告創意人講的很有道理,那位搞裝飾的哥們兒基本也是走的這條路子。我雖然不是搞創意的,但總喜歡寫一些東西,不過有時經常會遇到寫什么這個問題。我的這個問題,想來紀曉嵐也曾遇到過,不過紀曉嵐很有辦法,他花錢買故事,用“述見聞”的筆法很巧妙地就寫出了一部《閱微草堂筆記》。而紀曉嵐買故事的這種做法,實質上就是與人交流的一種方式,這其實就是那位廣告創意人說的多跟人聊聊天的作用。
萬物總有相通之理,策劃也好、創意也好、寫作也好,全憑一個新意才有產生的價值,而這個新意往往來自于帶著主題與人交流的結果。閉門造車,坐井望天,那就是一個累,而且累得沒什么價值。我很佩服一位老總說的一句話:跳出企業看企業。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樣做,你既可以發現不足,也可以找到新意。怎么跳出來呀?你通過交流,了解旁觀者的想法不就清楚了嗎!而且,我認為這句話不僅在創意上適用,在什么地方也都適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