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博物館編輯整理 近日,讀了一本由上海嘉定南翔云翔寺釋昌明(慧禪法師)主編的《增訂百喻經》,書中有百多張煙畫片插入,圖文并茂,讓此書更具有了可讀性和趣味性。
“百喻經”即寓言故事。成書較早的《百喻經》,從印度國傳入我國,其將佛教的思想真諦,通過淺顯易懂,寓意深刻的故事詮釋一些道理,是一本佛經經典。《增訂百喻經》則是將中國作家寫的與佛經義理,人生哲理,異曲同工地呈現在每一則寓言故事里,使人閱后,恍然覺悟一些因果相續的道理,它們相聚在一起發揚光大,形成了中國佛教文化的一部分,適宜國情。書中伴著一則又一則的寓言,不時有舊時的煙畫片躍入眼簾。妙趣橫生,這本更適合給孩子講故事的書,有了這些栩栩如生的煙畫,為文字如虎添翼了些許迷人色彩。譬如:豐子愷先生寫的寓言四則,獵人(戒貪心,務寡欲)、懷挾(戒詐偽、務正直)、藤與桂(戒依賴、務自立)、捕雀(戒疑惑、務愛群)。就在文中插入了兩張 "兒童教育"系列漫畫的煙畫片,一張是兩個小朋友,合撐一把傘,起名《合作》,出品于中國華達煙公司;一張是夜深的居家圖,畫旁有"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很押韻的一句話,出品自華成煙公司制造廠。一張圖,一種警示,一個意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莫言的一篇寓言,也插有兩張孩童嬉戲的煙畫,這兩張也出自《兒童教育》煙畫系列(附文后),色澤鮮艷,充滿童趣,仿佛是冥冥中為這本書量身定做的,這樣的煙畫片,在書中隔幾頁就有一幅,有的與文字相關,有的超越了文字的寓意,圖中有文,文中有圖,相得益彰,使這本書撫昔追今,深入淺出,寓教于樂,有了份量。
煙草流入中國后,煙畫片只是那個時代一些煙草公司的商業營銷手段,當時的老板們,一定想不到,小小的煙畫片,那時花開,此刻芬芳。不僅濃郁了煙草的文化氣息,且時光流轉,物以稀為貴,煙畫片厚積薄發之力,正與日聚增。
將舊時的煙畫片用于書中圖文并茂,在感佩編者的匠心獨具之余,也是煙草文化的傳承啊,實為一舉二得之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