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貴州政協報》報道 11月28日,由貴州省政協辦公廳主辦,貴州政協報、貴州廣播電視臺聯袂推出的2012年省“兩會”大型電視專題節目《兩會面對面:謀略貴州?后發趕超》攝制組一行來到銅仁市,對銅仁卷煙廠進行取景拍攝。
創建于1977年的銅仁卷煙廠,于2005年與省內其它卷煙廠一道整合重組為貴州黃果樹煙草集團公司,2009年更名為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銅仁卷煙廠。作為原銅仁地區最大的工業企業,銅仁卷煙廠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穩居全區第一納稅大戶的位置,僅“十一五”期間就完成計劃產量54.11萬箱、產值22億元,上繳利稅12.6億元。
然而,由于在全省同類企業中生產規模相對較小、工藝裝備落后,2010年,貴州中煙公司擬讓銅仁卷煙廠在“十二五”中期進行停產轉型。這意味著銅仁的地方經濟將遭受重創,全廠786名職工的安置也將成為影響地方社會穩定的重大隱患。原省政協銅仁地工委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組織委員到銅仁卷煙廠開展了專項視察。
“在國家實施武陵山區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攻堅試點中,在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戰略中,銅仁卷煙廠不但不應該停產轉型,而是要進一步發展壯大。”省政協港澳臺僑與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原銅仁地區政協工委主任鄧應明表示。
為此,在2011年和2012年的省“兩會”上,由鄧應明牽頭組織9名省政協委員,先后兩次撰寫了《關于在武陵山區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試點中,進一步發展壯大銅仁卷煙廠的建議》。該提案得到省委、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的高度重視,并作為重點提案予以督辦。
2012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按照銅仁市市長夏慶豐的安排,市政協委托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劉鴻庥向全國政協提交了《請求國家在武陵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先行先試中支持銅仁卷煙廠進一步建設發展》的提案,全國政協隨后以3965號予以立案。與此同時,銅仁市的全國人大代表也聯名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在武陵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先行先試中進一步發展壯大銅仁卷煙廠的建議》議案。
在國發2號文件和武陵山區扶貧規劃文件的支持下,通過省、市領導的努力爭取,2012年6月29日,國家煙草專賣局下發《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3965號提案的答復》,擬同意銅仁卷煙廠按年產20萬箱規模實施易地技術改造的規劃;一個月后,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姜成康到貴州調研,再次明確在“十二五”期間將投入58億元以上,支持包括銅仁卷煙廠在內的貴州卷煙生產企業實施異地技改,幫助我省加快由煙草大省向煙草強省轉變。
8月12日、13日,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廖國勛和銅仁市委書記劉奇凡先后就銅仁卷煙廠實施異地技改作出了“抓緊實施”、“加快技改步伐”的重要批示。同時,銅仁市政府在大興科技工業區無償提供450畝土地,支持銅仁卷煙廠遷建進行技改擴能。
據銅仁卷煙廠廠長譚躍輝介紹,該廠20萬箱異地技改項目已開展可研報告和項目初設相關工作,爭取在今年底通過國家煙草專賣局立項批復并動工建設,力爭于2015年正式投產。技改后的銅仁卷煙廠,在工藝上主要定位為超低焦油卷煙、雪茄煙等特種卷煙生產,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20億元以上,年上繳稅收可達12億元。
“項目批復消息傳來后,全廠干部職工非常振奮,工作熱情高漲。我們將把國家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化為工作動力,生產出高品質的卷煙產品,創造出優異的成績,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做出新貢獻。”譚躍輝激動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