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全省推廣烤煙膜下小苗移栽技術
膜下小苗生長良好
膜下煙生長整齊
煙草在線據云南煙葉信息網站報道 2013年春天,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余云東一番話擲地有聲,對于烤煙膜下小苗移栽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意義深遠。從膜上到膜下的創新實踐,只是操作上的一小步,卻是云南煙草科技創新的又一次大邁步。
“牢固樹立節令意識,廣泛發動群眾,不等不靠,迅速掀起抗旱移栽高潮,確保5月20日前全面完成移栽任務,實現最佳節令移栽。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落實操作規程,嚴把技術關鍵,做到規范操作,確保膜下小苗移栽取得實效。”2013年春天,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余云東一番話擲地有聲,對于烤煙膜下小苗移栽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意義深遠。
從膜上到膜下,只是操作上的一小步,卻是云南煙草科技創新的又一次大邁步。所謂“膜下小苗移栽”,指的是采用595孔的育苗盤進行一段式少基質漂浮育苗,當煙苗長至莖高5cm至6cm、四葉一芯時,根據氣候條件先打塘移栽后蓋膜,讓煙苗在膜內生長,長至離膜頂1cm時,進行掏苗施肥封穴的一項技術。這項技術與傳統覆膜移栽相比,雖然只是將煙苗從膜上“請”到膜下,但卻是移栽技術的一項重大變革,是云南煙草實施“惠民”工程的又一重要舉措,也是大旱之年廣大煙農群眾的呼聲和愿望。
云南是典型的立體氣候,冬春及夏初雨水稀少,各地春秋兩季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十年九旱”反映了云南春旱的常態化。水庫干涸體現了春旱的頻繁,小春絕收、人畜飲水困難說明了春旱的嚴重性和煙農面臨的困境。旱則思變,面臨嚴峻干旱,如何節水保水?如何保障煙農利益?勇于探索、敢為人先的云南煙草人,秉持“利國惠民、至愛大成”的核心價值理念,在全國煙草行業率先探索和研究烤煙膜下小苗移栽技術,大膽變革傳統移栽方式。該技術2008年由紅河州蒙自縣率先試驗;2009年在紅河州示范推廣;2010年至2012年,曲靖、大理、昭通、玉溪、文山、普洱、德宏等有關州(市)先后示范推廣該技術。可以預見,這項敢為人先的新技術,必將再次領跑中國煙草。
推行膜下小苗移栽,可縮短烤煙育苗期,使大田期得以前移,提高煙農抵御常態化干旱的能力。在延長烤煙大田生長期的同時,實現提前采烤,有效避開“兩頭低溫”,促使煙株在旺長期中能夠更充分的利用5月至7月的自然光熱與雨露優勢,保障優質煙葉的生產。2013年全面推行膜下小苗移栽,既是搶占最佳節令的突破口,是云南煙草科技創新發展的又一項新途徑,同時也是云南為確保煙葉原料上水平而進行的一項探索。
推動卷煙上水平,關鍵要確保煙葉原料保障上水平。落實原料保障上水平,重點是要實現煙葉的提質增效。推動煙葉提質增效,首先要創新先進適用的烤煙移栽新技術。為確保煙葉原料上水平,多年來云南煙草一直在不懈求索。技術創新無止境,曾經先進的梅花塘移栽技術已經被淘汰,煙蚜繭蜂防治煙蚜等先進適用的技術已全面推廣,特別是種子生產技術、育苗基質替代技術、綠色生物防治綜合技術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保障了云南煙葉質量的穩步提高,為全省煙草公司系統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但技術創新仍有潛力可挖。
勇于探索的云南煙草人,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加大科技創新,首創膜下小苗移栽技術,在大力推進煙葉生產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變革烤煙移栽方式,率先推廣普及烤煙移栽新技術、新模式,服務基層,服務廣大煙農。推行膜下小苗移栽,有利于保溫保水、抗旱節水,有利于煙苗在高溫、濕潤的環境中快發根,提高干旱環境下的煙苗移栽成活率。在全面抗旱、全體抗旱、全力抗旱的關鍵時期,這無疑增強了煙葉抵御常態化干旱的能力,而膜下小苗移栽作為一項先進的適用技術,也必將對云南煙葉發展帶來全新的變化。
當然,作為一項新的技術措施,它還有很多尚待完善的方面,如理論支撐、技術標準及該技術對煙葉品質的影響等等,都需要我們作出更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全省煙草科技人員要加大科學研究的力度,強化膜下小苗移栽技術的深層次研究,形成一套有利于推廣普及的技術措施。要加大膜下小苗移栽技術的宣傳、強化技術培訓、注重技術指導,讓基層人員人人懂得膜下移栽烤煙的好處,人人熟練掌握膜下移栽技術,提高技術措施落實的到位率。各級煙葉生產和技術部門要把加大膜下小苗移栽新技術的推廣作為實現抗旱移栽的實用技術下大力氣來抓,作為煙葉提質增效的重要內容,作為實現云南煙草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從膜上到膜下,這是一個質的飛躍。膜下小苗更爭春,讓我們更有理由、更有信心迎接2013年的豐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