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經濟新聞網報道 專家組結合2011年評估結果,為了盡快推進全國高校校區無煙環境建設,促進高校校區營建室內良好的無煙環境,對“室內煙蒂數量”、“室內煙具擺放”、“重點室內公共區域禁煙警示標志張貼”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此三項指標分值的權重。
12月4日,中國控煙協會在京發布了《2012年全國高等院校無煙環境創建評估暗訪報告》(以下簡稱“《2012年報告》”)。該報告是繼2011年后的第二次報告,暗訪了全國800所高校校區無煙環境并進行評估。
據悉,暗訪由調查公司采取攝像、錄像等記錄形式統一進行,不事先打招呼。評估根據《普通高等學校無煙學校參考標準》中無煙環境的8項指標,(即室內場所煙蒂數量、室內吸煙人數、學校重點區域張貼禁煙標識、室內場所不設立煙灰缸、校園內無煙草廣告和變相廣告、校內室外吸煙區的合理設置、校園內控煙宣傳及發現違規吸煙行為的積極制止),共計43.5分,再折成100分,60分定為合格標準。(A類為80-100分,B類為70-79分,C類為40-59分,D類為0-39分,共4類。)
暗訪抽取了全國1099所高校中的800個校區,覆蓋了全國除港澳臺地區以外的31個省級行政轄區。《2012年報告》顯示:800所高校中超過60分的有139所,占暗訪高校的17.38%。60分以下的高校仍有661所,占82.62%,最低分僅為11.49分。
專家組結合2011年評估結果,為了盡快推進全國高校校區無煙環境建設,促進高校校區營建室內良好的無煙環境,對“室內煙蒂數量”、“室內煙具擺放”、“重點室內公共區域禁煙警示標志張貼”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此三項指標分值的權重。
同時,《2012年報告》還將800所暗訪高校按照高校類型、隸屬類別、專業分類和地理區域進行分類評估:按照高校類型評估,985高校居于首位;211高校(不含985高校)位列第二;獨立學院位列第三分;普通高校(不含211高校)位列第四。
按高校隸屬關系評估,部委直屬高校平均得分第一;地方高校平均得分第二,共建高校平均得分第三。按高校專業分類評估,語言、藝術、綜合專業位列前三名;農業、政法、體育專業位列后三名。按照高校地理區域統計,各省平均得分排名,前三名的分別為北京市、青海省和天津市,后三名分別為海南省、云南省、江西省。
《2012年報告》與《2011年報告》相比:
一、高校無煙環境創建情況整體及得分明顯提升。A、B、C三類高校數量均有提升,其中A類(80-100分)上升了1.13%,B類(60-79分)上升了14.25%,C類(40-59分)上升了42.12%,D類(0-39分)下降了57.50%。
二、禁煙標示張貼情況大幅提升,所有受訪高校均張貼了禁煙標示,而2011年暗訪發現僅有55.5%的高校張貼了禁煙標示。
三、無煙環境創建發展不平衡。北京排名提升迅速,江西退步明顯。2012年北京市高校無煙環境總體得分為58.98分,在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中名列第一,較2011年的第23位而言,名次提升迅速。而有些省份高校無煙環境創建緩慢,如江西省2012年得分為36.87分,較2011年的30.02分而言,雖然整體得分也有上升,但上升速度相對較慢,排列名次由2011年的第20位下降本次的最后一名,第31位。
本次暗訪事前不打招呼,結果公正、真實,并有錄像記錄為證。雖然此次暗訪相比去年有所提升,但高校無煙環境創建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其中高校室內吸煙行為仍較為普遍,男生宿舍室內煙蒂數最多,仍為重災區。
對此,中國控煙協會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第一,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和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大貫徹落實兩部委文件的力度,并高度重視控煙工作。把控煙作為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和預防學生疾病的工作重點。加大對問題高校的問責,把無煙學校的創建納入學校考核評比內容,加大投入,尤其是評估較差的省要認真盡快行動起來。
第二,高校要加強控煙宣傳并加大控煙干預力度。學校要通過課堂教學、課外講座、班會、沙龍、同伴教育、知識競賽、板報等多種形式開展控煙宣傳活動,讓廣大師生員工了解煙草危害,教師要做到不在學生面前吸煙,學生自覺做到不嘗試吸煙、勸阻他人吸煙、拒絕吸二手煙,樹立“不吸煙、我健康、我時尚”、“被吸煙我不干”的觀念和意識,共同創建高校無煙環境并積極參與社會無煙行動。
第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高校控煙工作的領導,定期督導檢查高校的控煙制度,控煙措施落實情況,將控煙納入學校教學質量。校領導,共青團和學生會負責人應率先帶頭控煙,為師生員工做出榜樣。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專業機構要加強對教職員工的控煙培訓和技術指導。
第四,高校應堅決杜絕一切形式的煙草廣告、變相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活動,有效抵制煙草企業對高校師生的誘惑。
對此,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指出,通過2011年、2012年兩次對高校無煙環境的暗訪顯示,一是高校的無煙環境整體好轉。2011年學校無煙環境達到及格標準的僅有2%,而2012年是17.38%,較去年提高了15.38%。說明各高校認真落實貫徹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控煙工作意見”的文件精神;二是高校控煙發展不平衡。有的學校無煙環境全面提升,如北京交通大學,我們又對其進行了3次復核,結論基本一致。校園室內的煙草煙霧仍然危害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室內吸煙行為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暗訪中發現2011年有164人,2012年有210人,發現室內吸煙的場所中男生宿舍所占比例由2011年的43.12%,下降到2012年的29.9%,下降了13.22% ;而學生食堂吸煙行為呈上升趨勢,由2011年的22.64%上升到2012年的41.38%,上升了18.74%。三是高校落實無煙環境創建任務亟待加強。從整體而言,仍有82.62%高校無煙環境仍然不及格;說明創建室內無煙環境應需加大力氣。從暗訪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高校無煙環境還未達到60分,最低得分僅為11.49分。表明落實兩部委文件不力,控煙行動未得到領導充分重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個別學校還有煙草變相廣告。
有調查顯示,大學階段是產生新煙民的高危期,18-21歲青年人是成為煙民的高發期,為減少煙草危害和煙民數量,中國寄希望于不增加青少年煙民,而高校在校生有2000-3000萬人,在大學加強控煙宣傳教育不僅是減少新煙民數量,而且是培養年輕大學生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場所。同時,通過他們影響、帶動社會的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強烈呼吁各級教育部門、學校領導一定要站在提高中華民族健康、促進民族復興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抓青少年的控煙和無煙校園的創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