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 在育苗工場,根據煙站統一組織安排,煙農憑供苗憑證現場領取煙苗,實現100%集約化育苗和100%商品化供苗。
??? 春來一片翠綠,夏至一片金黃。廣東省南雄市已有300多年煙葉種植歷史,生產的“金雄鷹”牌煙葉深受各大卷煙工業企業的歡迎。
??? 2008年,南雄煙區申請成為第六批國家級煙葉標準化生產示范區。通過審批后,在廣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指導下,南雄煙草人順勢而動,啟動了標準化建設工作。2011年,南雄市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驗收,獲得“國家級煙葉標準化生產優秀示范區”榮譽稱號。近日,記者走進南雄煙區,探尋他們的煙葉生產標準化之路。
轉認識:標準化是撬動傳統農業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的有力杠桿
??? “種煙還有標準?”最初聽到煙草公司要推廣煙葉生產標準化時,種了20多年煙葉的南雄市古市鎮溪口村煙農盧建林怎么都不相信。可如今,聊起標準化,盧建林說得頭頭是道:“種烤煙,每個環節都有規矩。我們按煙草公司的標準來種,種出來的煙葉質量就是好,價錢就是高!”
??? 對煙葉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的認識,不僅是煙農,南雄煙草人也經歷了從疑惑到確信的過程。“最初,‘標準化’這個詞對我們來說,既神秘又遙遠,只在專家那里聽過。種地還能有標準?我們這些‘走田埂’的‘泥腿子’也能搞出標準體系?成千上萬的煙農能按一套標準種煙?當時我們心里真是沒有底。”南雄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收購科科長謝俊喜回憶說。
??? 為轉變觀念,南雄市局(公司)組織煙葉工作人員去兄弟單位學習交流,并最終把他們心里的問號變成了感嘆號。“看人家的煙田,千畝連片,煙葉長得真整齊!合作社統一植保、統一防治病蟲害,效果就是好!照著標準做,煙葉質量好,煙農收入也高!”古市煙葉工作站站長葉軍說。
??? 南雄市局(公司)副總經理柯油松說:“我們認識到,煙葉生產標準化體系不只是一套技術標準體系那么簡單,還必須有配套的管理標準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示范推廣體系。”
??? 南雄市局(公司)局長(總經理)尹本良把煙葉生產標準化體系看成是撬動傳統農業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的有力杠桿,“煙葉標準化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直接途徑,是提升煙葉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主要保證,也是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前提。”
??? 認識的不斷深化讓南雄煙草人意識到,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生產實際的煙葉生產標準化體系刻不容緩。
建標準:取經田埂地頭,問計科研院所
??? 如何保證制定的標準既符合當地生產實際,又能起到助推煙葉生產發展的長期效應?
??? 2008年年初,啟動煙葉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之后,南雄市局(公司)成立了由尹本良任組長的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成員首先圍繞如何建立標準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討論,并達成共識:制定標準就是把取得的成功經驗、研究成果轉化為標準,去指導和規范煙葉生產。
??? 在制定標準的過程中,南雄煙草走向田埂地頭,虛心向煙農取經。“南雄煙區種煙歷史悠久,煙農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摸索出許多寶貴經驗,這些經驗是指導煙葉生產的‘金鑰匙’。”南雄市局(公司)煙葉生產收購科標準管理員張丹丹介紹說。
??? 以早花煙處理為例,南雄煙農在生產實踐中很早形成了科學的“剝筍”(方言,即培育杈煙)方法。每年1月至2月,南雄進入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梅雨季節,煙苗容易早花,影響產量。煙農把花芽掐掉,留從上往下數第二片腋芽培育杈煙,就能減少早花對煙葉產量和質量的影響。諸如此類許多來自于煙農生產實踐的經驗被納入標準化體系。
??? 在南雄煙草人看來,建立標準化體系,最重要的是把先進的科學技術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為此,南雄市局(公司)一方面加快自有科研成果轉化的步伐;另一方面把中國煙草標準化研究中心、廣東煙草南雄科學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院所作為煙葉標準化生產工作的技術依托單位,開展相關科研工作。其中,《烤煙平衡施肥技術研究》、《優質多抗烤煙品種選育》等重要科技成果相繼被轉化成標準。
??? 為提高優質煙葉保障能力,南雄市局(公司)將標準化體系的建立與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和基地單元建設緊密結合,不斷對標準體系進行修訂和完善。以彰顯南雄濃香型煙葉風格特色為目標,以工業需求為導向,南雄市局(公司)與技術依托單位認真分析工業企業對煙葉質量的評價意見和建議,在提高煙葉成熟度,提高煙葉香氣及純凈程度,提高煙葉含鉀量等方面進行了技術上的改進和完善,針對不同工業企業形成了不同的煙葉質量風格特色標準。
??? “以前上部煙烘烤5~6天,現在按照專家的建議改為7天,中部和下部煙的烘烤時間也都延長了1天,這樣烤出來的煙葉確實質量更好了,工業企業也更滿意了。”水口煙站站長李應亮介紹說。
??? 2008年年底,經過艱苦的努力和探索,《“金雄鷹”烤煙綜合標準體系》初步成型,并于2009年試運行。經過多次修訂和不斷完善,2010年,以《“金雄鷹”烤煙原煙產品質量指標》為核心的《“金雄鷹”烤煙綜合標準體系》最終形成。
抓落實:把“紙上的標準”轉化為“田間地頭的標準”
??? “起壟得起到20到30公分高,單壟55到60公分,水田每畝栽煙苗900到1050棵,旱坡地多栽些,每畝1000到1100棵……”別看現在提起煙葉種植標準,水口鎮石莊村煙農邱萬銀張嘴就來,但在2008年以前,他種煙卻是“跟著感覺走”。
??? 邱萬銀的這種轉變源于南雄市局(公司)的培訓。
??? 為了把“紙上的標準”轉化為“田間地頭的標準”,從2009年開始,南雄市局(公司)向煙農宣傳和培訓標準化技術體系。一方面,他們通過電視節目“金葉之路”和手機短信“煙訊通”向煙農宣傳標準技術;另一方面,通過課堂理論學習、現場示范、煙農座談等形式開展技術培訓。為保證培訓效果,他們制定了《煙葉標準化生產培訓方案》,對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次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截至2011年底,南雄市局(公司)共培訓煙農11萬余人次。另外,在煙葉生產的每個階段,煙技員都分戶包片到田間地頭,對煙農進行現場指導。
??? 為便于煙農學習,南雄市局(公司)還將煙葉生產各階段的技術操作要求提煉出來,制作成一套《技術推廣手冊》發放給煙農。另外,還制作了印有煙葉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要求的掛歷、賀卡等,贈送給煙農。煙區內形成了“人人學標準,人人自覺落實標準”的良好氛圍。
??? 為提高標準化技術的落實到位率,南雄市局(公司)引進并推行了烤煙生產GAP管理(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縮寫,即“優質農業生產管理”),對煙農實行合同管理和戶籍化管理。每年煙站與煙農簽訂《標準化技術落實協議書》,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對煙農技術落實的情況進行考核。他們分播種、育苗、移栽覆膜、大田管理、采收烘烤、煙葉收購、倉儲保管7個階段,給煙農的技術落實情況進行考核打分,通過公司—煙站—煙農三級考核機制,保證了考核的公正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按分值高低對煙農分類,分數高代表標準化技術落實的水平、煙葉交售信譽的等級高。得分高的煙農能優先得到煙用物資方面的補貼。這些舉措大大激發了煙農學習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確保了各項技術標準的落實。
??? “我們現在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煙葉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是一項持續改進的系統工程。煙葉產區的可持續化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穩步推進、特色優質煙葉的開發都離不開標準化這個基礎工作。因此,我們將以務求實效、追求卓越的精神持續推動標準化工作。”尹本良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