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這幾天,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隔川鄉隔川村村民陳壽福特別高興,因為已經有三個烤煙種植戶找上門來,要租他家的幾畝“疙瘩地”。疙瘩地高一塊低一塊,耕作難度大,怎么會有人搶著租呢?“因為搞了土地整理!”陳壽福興奮地告訴筆者,“煙草公司做了件好事啊!從去年開始,整農田、修水渠、建機耕道,我家的幾畝疙瘩地都變平整了,自然成了香餑餑!”
陳壽福提及的“土地整理”指的是龍巖1.7萬畝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試點工程項目。2012年,龍巖市共有6個縣(市)10個鄉鎮被納入土地整理規劃,投入資金近8000萬元,6409戶農戶受益。看得見的效果給項目區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一塊塊既不好看也不實用的疙瘩地通過“整容”,土地潛力被充分挖掘出來。
村里來了“大項目”,受益的是廣大煙農。“我還記得,去年年初,鎮干部、村主任、村支書多次找我們談話,煙技員還給大家發宣傳材料,講的都是土地整理問題。”上杭縣廬豐鄉豐康村村民藍御生回憶說,不過“很可惜,去年我家只有一半田被整平,另一半沒能列進去”。他希望今年還能有這樣的機會。
為了確保土地整理項目得到有效落實,龍巖市改變以往靠煙草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把土地整理上升到政府層面予以統籌推進,按照田、水、路統一規劃配套的原則,為提高耕地利用率、改善煙區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收打牢基礎。
由于土地整理輻射范圍廣,要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就必須取得每一戶農戶的支持。在推進過程中,針對農戶普遍反映的權屬分配難、土壤肥力下降、貽誤農時等問題,鄉鎮干部、土地整理牽頭部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解釋,消除他們在認識上的誤區,并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土地整理前,縣里組織了兩次規劃設計評審,我都受邀參加了,我提的兩個意見還被評審團采納了。”漳平市雙洋鎮溪口村煙農蘇有才說。
作為武平縣土地整理牽頭部門工作人員,鐘增榮帶隊參加了大量前期摸排工作。“農戶反映的每一個問題,我們都派人去了解,能現場解決的絕不拖沓。看到大家都很支持土地整理,我們打心眼里高興。”他深有感觸地說。
對農戶最擔心也最關心的問題——權屬調整分配問題,工作人員通過做好土地原始狀態記錄和登記,確保分配公平公正。此外,為了消除部分農戶對自家土地土壤肥力可能下降的擔憂,龍巖市采用虛擬分田形式,即暫時不分配田塊,而是把田塊先租給種植大戶進行土壤改良,田塊權屬關系只在圖表上顯示數字面積,農戶按照這個虛擬面積領取流轉租金。
土壤肥力下降,生態環境遭破壞,多數情況下是土地整理不規范所致。除了向農戶耐心解釋,抓好施工質量,讓大家眼見為實更具說服力。為此,龍巖市在土地整理中進一步細化操作流程,引入了嚴格的監理監督機制。
“快開工的時候,鄉鎮干部請我當‘特別監理’,要求我按照最嚴格的標準監督工程質量。”連城縣標段土地整理項目質量督查員羅炳蓮說。羅炳蓮以前在監理單位干過,具有一定的工程監理經驗,連城縣土地整理牽頭部門聘請他做質量督查員,專門監督施工隊和監理單位的工作,做到施工隊伍受監督、監理人員受監督,出現質量問題則集體追責。
如今,路通暢了,交通更加便利;渠修好了,排水引水有了保障;地整平了,機械可以輕松下田。通過土地“整容”,疙瘩地不見了蹤影,連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觀。舉目望去,整理后的煙區容顏更加亮麗。藍天白云下,綠意盎然的煙葉挺拔茁壯;田間道路上,各式農用機械往來穿梭;廣闊的煙田里,農民滿懷希望,快樂勞作。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