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2年,河南省欒川縣煙葉工作取得了“一個突破,兩個第一”的成績。全縣落實種植面積4500畝,煙葉收購數量11959.68擔,完成下達計劃的112.83%,累計投放收購資金1290.06萬元,實現了千萬元的突破,收購均價10.76元/斤,位居全市第一;上等煙收購比例達到63.2%,位居全市第一。從全縣煙葉生產的整體長勢看,長勢均勻一致,病害輕于往年,煙株營養基本平衡,煙葉分層落黃合理。從煙葉收購形勢看,整體煙葉質量進一步提升,扎把規格和等級純度有了明顯的改觀,煙農經濟收益進一步增加。這些為2013年煙葉生產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認真總結一年的工作得失,2012年煙葉生產管理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是連作煙田面積比例較大。潭頭鎮種煙面積多集中在胡家村、東山村,土地面積有限,幾乎不能夠做到輪作倒茬,甚至有的煙田已經連續種植5年以上。連作煙田易發生病害,特別是易感染根部病害、葉斑類病害。
二是煙葉生產發展不均衡。煙葉種植面積集中在個別村,潭頭鎮集中于2個村,秋扒鄉集中在5個村,新發展種煙村較少,新發展煙葉種植面積有限,村與村之間煙葉種植面積也不平衡,多的有50余戶種植,少的僅有1戶種植。
三是常規的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冬耕起壟和地膜覆蓋對旱作煙田保水保墑和防治病蟲害有明顯的效果,這兩項工作在今年的煙葉生產中落實不到位,冬耕起壟和地膜覆蓋面積比例小,僅在煙葉示范園近千畝的煙田中落實。
四是煙農隊伍不穩定。今年受用工荒的影響,部分煙農出外打工,煙農整體年齡老化,老煙農流失。有的群眾抱著觀望的態度種植煙葉,看著別人效益好時就跟著種煙,一旦效益不好或者自己沒種好,就不再種煙,因此煙農每年的更新比例較大,極不穩定。
五是煙農種煙效益差。由于我縣煙田大多在丘陵、山坡地段,且分散種植,煙田作業不能實現機械化,煙葉生產技術落后,費工費時,有部分煙農雖然承包煙田面積大,但是僅人工成本就占多半,幾乎無利可圖。
六是規模效應不夠強。從我縣建設的示范園看,片數多,連片面積小,今年縣級示范園面積總計不足600畝,分散在兩個鄉鎮的五個村六個片。示范園區目前只實現了機械化整地起壟,煙田管理機械化、采烤機械化都還在嘗試階段。
七是風險控制能力低。煙葉種植與其他經濟作物一樣,對自然災害、病蟲害的風險控制能力低,特別是風災、雹災、病毒病等。雖然市縣財政、縣分公司每年度拿出一部分補貼資金給全縣的煙葉繳納保險費,如果煙葉真的受災了,煙農收到的補償也只是杯水車薪。
八是煙田中后期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欒川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煙葉移栽期較晚,加之蟲害比往年嚴重,煙葉補苗多,補苗的次數多,補苗品種多,導致煙株長勢高低不齊;部分煙田施肥措施不科學,煙葉出現脫肥、貪青現象。部分煙田未按要求清理底腳葉,對整體煙株的通風透光性造成影響,導致中上部煙葉晚熟晚摘,煙葉烘烤不及時。烘烤季節,群眾忙于煙葉采烤,易忽視煙田管理,無暇除草、打杈,部分煙田出現草荒、杈荒。
因此,筆者對今后的煙葉生產發展有幾點想法:
一要認真規劃,做好宣傳動員,穩定煙葉規模。規劃要提前做,需要鄉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調,出臺煙田規劃政策,引導土地流轉,確保煙葉發展規模,通過引導加快土地流轉,實現連片種植,使規模效應得到充分發揮。煙田規劃要與穩定規模相聯系,實施“兩個優化”:一是對煙農進行優化,對種植劣雜品種的農戶,不予審核、審批和確認,加強對種植大戶的資格審查,重點審查大戶的技術能力和經濟能力,將大戶種植面積控制在100畝以內;二是對種植地塊進行優化,限制連作多年、玉米茬地塊種植,對常年病害多發、易發地塊種植禁止種植。煙田規劃要突出相對集中連片,規模種植,優化地塊,向交通便利、生產條件好的區域轉移,向自然條件好、能夠輪作、相對連片成方的地方轉移,優化農戶,使煙葉生產向有種植條件、懂技術、會管理的煙葉生產大戶集中。 宣傳要大力做,要將宣傳內容細致化、深入化,通過宣傳政策,引導煙農自覺進行土地流轉,規模種植,通過細算收益賬,從單株產量、單片葉重和單株收益算起,引導煙農自覺進行煙葉優化結構,切實提高經濟效益。這需要煙站職工和村組干部的全力協作,做好服務和引導,讓煙農得到實惠,堅定煙葉種植的信心和決心,確保煙田規劃落到實處。
二要依靠科學,宣傳技術,引導煙農規模化種植,實現機械化操作,切實把煙農從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要加大煙葉生產補貼力度,尤其是煙用物資補貼,搞好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為煙農購置新型農機,使煙葉生產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2012年全縣購置103臺農機,已經全部投入使用,在煙葉生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今后煙葉生產基礎設施補貼的重點要轉移到煙草農機上來,切實減輕煙農的勞動強度,提高機械化的普及率。
三要細化煙田中后期管理,只有精細化管理才能出效益。
細化煙葉長勢,做好分類指導,確保煙葉采好。要針對不同長勢的煙葉,精確分類并指導煙農確定采收時間和葉數,防止采青,采生或熟過,影響烘烤質量。在煙葉采烤時,要搶烤下部煙葉,穩采中部煙葉,上部煙葉4-6片要一次性采烤,只有按照科學的技術措施落實,才能增加煙葉經濟效益。
細化烘烤工藝,做好烤煙指導,確保煙葉烤好。要根據煙葉部位不同、水分濕度不同、葉片大小不同,進行鮮煙初分類,科學裝炕。烘烤工藝不能死搬硬套,也要依據不同的煙葉調整溫濕度,調整烘烤時間,針對新種煙村、種煙戶要指派專人手把手予以指導。采用多種形式做好烘烤技術指導、培訓,可以聘請專家講解、技術人員入戶指導,集中培訓與分散指導相結合,現場培訓和播放技術宣傳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目的只有一個,讓煙農切實掌握烘烤技藝,熟練操作,將煙葉烤好。
細化烤房分布,做好烤房準備,提高烤房使用效率。近年來行業投入補貼資金建設密集烤房,數量是有限的,有限的資源更要充分利用。將烤房分片進行統計,細化密集烤房分布,啟用新建烤房,維修往年建設的烤房,對閑置的密集烤房要進行協調,將烤房備足,為煙葉集中采收烘烤做好充分準備。
細化煙田管理,做好后期指導,幫煙農算好收益賬。要大力宣傳動員,讓煙農充分認識到后期煙田管理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幫助煙農算好一筆賬,每片煙葉增加一克,每畝就能增加300-400元的收益。讓葉片增加重量,主要來源于中部和上部煙葉,只有在烘烤的同時,管理好后期煙田,才能得到有效的收益。
四要逐步引導煙葉生產合作社建設工作。近年來,隨著煙葉生產的發展,欒川縣境內出現了煙葉生產專業化服務隊,有煙葉采摘服務隊、煙葉編桿服務隊和煙葉分級服務隊。雖然目前綜合性的專業化服務合作社尚未成立,但這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及建設總體要求的,有利于推進規模化種植和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是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道路的積極探索。因此今后要在政策、管理上逐步引導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