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印江消息 煙葉生產屬大農業生產范疇,隨著規模化、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煙區由于長期施用化肥,沒有農家肥的施入,造成土壤板結、土壤養分失調、有機質缺乏等現象發生,煙田土壤“貧瘠化”嚴重,生產能力下降,所產煙葉香氣質量變差,工業可用性降低。部分先進煙區在生產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利用秸稈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道路,秸稈還田等技術在煙葉生產上得到了一定的應用。鑒于此,貴州省印江縣局自2011年起就開展秸稈還田試驗工作,2012年玉米桿還田在部分煙區得到推廣運用,但由于資源有限加之養殖業爭搶玉米桿,畝成本較高,未能大量鋪開。我縣每年種植3.5萬畝烤煙,產生鮮煙桿約3.5萬噸,為了充分利用好這一可貴資源,使烤煙生產有所突破,改良連作煙地的理化現狀、解決農家肥匱乏等問題,開展此項研究工作,為了加快進度,采取小區試驗、大田示范同步進行。
可收購煙葉小區試驗結果:
玉米桿處理平均產量10.7公斤(50株),上等煙比例70.97%,中等煙比例29.03%,折合畝產167.4公斤;牛糞處理12.7公斤(50株),上等煙比例73.83%,中等煙比例26.17%,折合畝產192.6公斤;煙桿處理11.3公斤(50株),上等煙比例71.28%,中等煙比例28.72%,折合畝產169.2公斤;三個處理不施用任何農藥,栽培管理與大區示范相同,病害發生程度經方差分析三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大田示范可收購煙葉:玉米桿處理平均畝產量96.5公斤(田景亮18畝),上等煙比例77.55%,中等煙比例22.45%,公斤均價26.05元(含補貼);牛糞處理123公斤(田沖25畝),上等煙比例81.43%,中等煙比例18.57%,公斤均價26.71元(含補貼);煙桿處理109公斤(田儒智16畝),上等煙比例80.37%,中等煙比例19.63%,公斤均價26.25元(含補貼);對照(田儒飛56畝)平均畝產量88.95公斤,上等煙比例65.3%,中等煙比例34.7%,公斤均價24.88元(含補貼)由此看出,煙桿還田可以作為以后的一個發展方向。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