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優化煙葉結構是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煙葉效益、控制煙葉規模的有效舉措,也是轉變煙葉生產發展方式的一項重要改革,它對于促進煙葉提質增效和煙農增收,穩定煙葉生產規模,具有重要意義。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優化煙葉結構工作呢?筆者認為,將優化煙葉結構落到實處,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是加大宣傳,爭取煙農支持。煙農是煙葉生產的主體,也是優化煙葉結構的直接參與者,很多煙農對優化煙葉結構還存在疑慮,這需要我們大力宣傳,打消他們的顧慮,提高他們對優化煙葉結構的認可度。宣傳中,首先要說明優化煙葉結構對煙葉生產的重要意義;其次要講明優化煙葉結構的各項政策,包括補貼政策和煙葉收購政策;最后要替煙農算好經濟賬。可以組織當地種煙能手把自家近年優化煙葉結構的經濟對比賬算給煙農看,重點算好不適用煙葉的產值效益,算好煙葉結構提升效益,算好不適用煙葉補貼這三筆賬,讓廣大煙農清楚不適用煙葉處理雖然讓煙葉總產量減少,但總的經濟效益不降低,經濟收入有增加,讓煙農從“增產增收”的數量規模型向“優質高效”的質量效益型轉變觀念,從而堅定優化煙葉結構的決心。
二是密切協調,爭取政府支持。優化煙葉結構涉及到煙草行業,還涉及到當地政府,在優化煙葉結構中,不能忽視當地政府的力量。一方面,優化煙葉結構工作并非一帆風順,相當一部分煙農內心并沒有完全接受,這項工作需要當地政府采取行政干預方式,依靠行政命令強力推進;另一方面,政府能夠考核行政村干部,讓他們成為優化煙葉結構的中堅力量,把優化煙葉結構工作落到實處。要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我們要向政府講明優化煙葉結構的重要意義,及時向政府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同政府一道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推進優化煙葉結構工作。
三是規范操作,加強技術指導。優化煙葉結構是個新技術,需要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明確不適用煙葉消化處理的時間、地點、數量、標準等,基層煙站工作人員和科技員要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廣大煙農科學處理不適用煙葉,幫助煙農解決優化煙葉結構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防止因處理不當而影響工作成效,進而影響煙農優化煙葉結構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到“煙葉生產上水平”情況的發生。
四是任務分解,明確工作職責。責任落實是優化煙葉結構的中心環節,沒有責任落實,優化煙葉結構是紙上談兵。嚴格責任落實,需要層層分解任務,要本著政府主導、煙草主抓、煙農主辦的基本原則,全面推行責任制管理,煙技員-煙點-煙站-縣煙草專賣局逐級簽訂責任狀,細化、量化、硬化各項指標,將任務分到底、責任負到底、板子打到底,讓優化煙葉結構工作沒有真空地帶。
五是強化監管,嚴格考核獎懲。在逐級簽訂責任狀、落實工作責任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考核獎懲辦法,加強對優化煙葉結構的檢查驗收,強化痕跡管理,建立檔案,留存銷毀圖片,做到監督到位、核實到位,嚴格考核、嚴格獎懲;全面應用優化煙葉結構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不適用煙葉處理的過程監管,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把市場不需要的下低等煙葉真正消化在生產環節。
六是強化收購管理,提高煙葉質量。要牢固樹立等級質量意識,強化質量觀念,堅決把提高煙葉收購等級質量擺在煙葉收購的首要位置抓實抓好。在煙葉收購中,要突出體現優化煙葉結構的成效,對優化煙葉結構抓得較好、措施落實到位的煙農,要體現收購效果,做到公平、公正,好煙收好價,為今后的優化煙葉結構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七是落實補貼,保護煙農積極性。為推進優化煙葉結構,國家局對優化煙葉結構的煙田進行補貼,這個補貼是煙農能看到的最形象的實惠,它能夠減少因優化煙葉結構造成的損失,能夠提高煙農的積極性,推進優化煙葉結構工作。我們一定要嚴格兌現標準,確保補貼資金據實兌現,切不可截留,更不能挪用。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