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如何向感動行業十大人物學習呢?筆者認為不該是一時的沖動,理應是不懈的努力,不能是沖動后的豪言壯語,而應是深思后的實際行動。
差距在哪里?
思想上缺意識,靈魂深處缺少感恩奉獻、回報社會的意識。表現在行動上,對行業專賣制度不珍惜,甚至踐踏專賣制度紅線。對組織培養不感激,把組織的培養與關懷拍之腦后,對同志們的幫助不感謝。狀態上缺精神,對工作沒熱情,少激情,精神懈怠,不思進取。表現在行為上,工作節奏隨不上步伐,學業務淺嘗輒止,對缺點錯誤不敢批評,對歪風邪氣不敢不敢抵制,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不敢管不敢問。追求上缺毅力。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來媳婦三天香。只有三分鐘熱度,熱情一過濤聲依舊。責任上缺擔當。責任與擔當不匹配。思想不集中,心思不在事業上,對行業發展面臨的三大課題思考的少。精力不在業務上,智慧不在工作上,遇到矛盾問題不是多想辦法、多往前沖、多找答案,把矛盾上交,使問題上行。
應該學什么?
學習克服困難追求目標的堅強毅力。要像聶聰、王二彬那樣,在困難面前不懈怠,在挫折面前不氣餒,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標誓不休。學習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懷。要像劉平、趙世須、王世舉、王學義那樣,不計名利,熱心公益,對弱勢群體多一些關心、多一份幫助,積極主動地參加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奉獻愛心、回報社會。學習立足本職干事創業的奉獻精神。要像常建波、劉宏偉、甄煥菊、溫陽強那樣,大膽創新、勇攀高峰,任勞任怨、孜孜不倦,扎根基層、守望金葉,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學習感恩于心奉獻于行的優秀品質。要像劉慧玲那樣,感恩首先從孝敬父母、回報養育之恩做起,把孝行當成責任,把孝順作為追求,關愛父母,關心父母,對父母知冷知熱,爭當孝敬父母的好兒媳、好兒子。
應該如何做?
向感動行業十大看齊,并不是遙不可及,并不像采摘哥德巴赫猜想皇冠上的明珠那樣高不可攀,把小事做好,就會縮小與感動行業十大人物的差距。
盡到社會責任。對社會負有一定的責任,比如扶貧幫困、扶弱助殘、保護環境等等。盡到社會責任。要像感動行業十大人物王世舉、趙世須、劉平、王學義那樣,不計名利,熱心公益,為社會做點事。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幫他們度過難關。
盡到家庭責任。為人父母,就要盡到養兒育女、相夫教子的責任。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關心一下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為人子女,就要像劉慧玲那樣盡到贍養老人、孝敬父母的責任,千萬不要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缺憾。
盡到崗位責任。要立足本職,帶著情感、帶著激情、帶著敬畏,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要用心工作,圍繞“三大課題”勤思考,尋找改革的紅利,挖掘發展的潛力,確定追趕的目標。要用力工作,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要用智工作要圍繞,破解增長速度回落、工商庫存增加、結構空間變窄、需求拐點逼近“四大難題”,想解題之良策,獻致勝之妙計,到群眾去找題,到實踐中去求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