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這片紅色的革命圣地,有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共和國的搖籃瑞金、有人民軍隊誕生地南昌、中國工人運動策源地安源;在這個綠色的生態家園,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高達70%的森林覆蓋率;在這片有著夢想、有創新的沃土上,四千多萬贛鄱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將家園裝扮得富裕、秀美而和諧。
7月的江西,陰雨綿綿。汽車行駛在撫州開往黎川的路上,道路兩側郁郁蔥蔥,滿目望去,連綿不斷的小山坡上覆蓋著厚厚的綠色植被,空氣里到處是清新的味道。一路聞去,甚是美好。從撫州、黎川、吉安、峽江到贛州、信豐,一路上,峰巒如聚,綿亙不絕。青翠的煙葉生長其間,與云霧依偎,與森林毗鄰,與山泉同脈……
5天,6個地區,1000多公里路程。記者帶你走進江西,走進煙田,近距離了解煙葉品質,感受煙區魅力。
多方支持 紫色土地煥發新活力
自古以來江西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物產富饒的地方,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稱江西“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江西風景名勝眾多,文化遺產豐富。李白曾在廬山詠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絕唱。
這里自古便有著“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的美譽。
這里又是歷史上著名的曬煙產區,以“紫老虎”、“黑老虎”、“金黃白”為代表的名曬煙,品質優良,飲譽中外。
這里又是全國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經濟并不十分發達。2012年,為了支持江西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就作出了大力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國家局隨后出臺了《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落實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及對口支援興國縣的意見》(326文件)。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國家局的支持,給江西煙葉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這一背景下,打造特色優質煙葉,提升煙葉品質,提高煙葉工業可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就在不久前的4月10號,國家局在南昌召開江西煙葉風格特征定位與發展研討會。來自行業內外4家科研院所,15家省級工業公司的技術和原料負責人,21名行業評煙、調香以及煙草農業方面的專家對江西煙葉質量風格特征及江西煙葉發展宏觀指導、把脈問診、頂層設計。通過此次會議,江西煙葉質量風格特征進一步確定——“生態、濃香、甘甜、低焦”。短短的八個字,是目標、是追求,更是江西煙草人努力的方向。
生態環境 不可復制的寶貴資源
生態決定特色。生態環境對煙葉品質的貢獻度超過50%,要種出特色煙葉,生態環境至關重要。特色生態環境是不可多得、不可復制、不可換取的寶貴資源。
在從撫州市去往黎川的路上,道路兩旁覆蓋著厚厚的綠色植被,矗立在高速路邊上的大廣告牌寫有“中國香榧之鄉”的字眼,看過去甚是惹眼。黎川地處江西省中部偏東,是撫州市的下轄縣,是撫州市的第二大產煙縣,烤煙是黎川的特色產業,黎川出產的烤煙因質地優良一直暢銷市場。黎川縣城面積1728平方公里,種植煙葉2.88萬畝。黎川屬于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雨量豐沛,日照充足,氣候溫和濕潤。一路上,記者都沉浸在這種溫和濕潤的清新空氣中,“生長在此的煙葉幸福而美好”這句話在腦海中盤旋。
在黎川縣局的辦公樓里,記者見到了分管煙葉工作的副局長潘建國。“黎川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能達到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們這里礦產資源也非常多,現有的礦產資源有十多種。”充足的光照,豐沛的雨水,以及礦產資源豐富的土壤條件等,都為黎川煙葉的生長提供了先天的優越條件,煙草也成為黎川最主要的經濟作物。
日光、雨水、紫色土等,賦予了江西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上通武漢三鎮,下貫南京、上海,南仰梅關、俯嶺南而達廣州,是我國南方優質煙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煙草種植區劃中烤煙最適宜與適宜區之一。煙葉產區主要分布在贛州、撫州、吉安、宜春四個地市、20個縣。其中贛州的石城、會昌、安遠、瑞金、信豐,撫州的廣昌、黎川、樂安、宜黃和吉安的安福、峽江、永豐12個縣(市)種植規模超過5萬擔,產量占全省80%以上。2014年江西省種植煙葉39.51萬畝,收購煙葉106.2萬擔,成功跨越了百萬擔大關。煙葉發展的良好局面與江西本地的地理位置和種植條件息息相關。
青山毓秀、空氣優良。江西省森林覆蓋率高達63.1%,居全國第2位,被譽為中國“最綠的省”之一;建立了156個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8個),居全國第2位;建立了99個森林公園(其中國家級39個),居全國第1位;生態公益林面積達到340萬公頃。城市綠地率達到3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接近9平方米。青山綠地,給江西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清新空氣,這為煙葉的生長提供了重要的資源。
綠水長流、水質潔凈。貫穿江西全境的贛、撫、信、饒、修等五大江河水系匯集于北部,形成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水系,減少了外源污染。全省境內水域和濕地占國土面積22.78%,有大小河流2400余條,水資源總量和人均水資源量均居全國第7位。水質總體良好,省內8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7.2%,其中長江九江段、撫河、信江、修河、饒河水質整體評價為優,贛江、袁水、萍水河水質整體評價為良好。近兩年我省結合無公害煙葉開發、GAP開發和江西煙葉質量安全等科技項目,系統開展了煙區水源檢測工作,結果表明,江西煙區整體水質良好,未發現重金屬污染水源情況。
耕地廣袤、土壤適宜。江西贛州、撫州、吉安、宜春四個煙葉產區就有宜煙耕地面積770.7萬畝,按三年輪作,每年可以種植烤煙256萬畝,烤煙發展潛力巨大。江西規劃建設的100萬畝基本煙田,其中有71.5萬畝為水稻土,類型包括麻沙泥田、潮沙泥田、黃沙泥田、鱔泥田、黃泥田、紫泥田等,其中面積分布最大的是麻沙泥田、潮沙泥田、黃沙泥田。除水稻土外,還有紅壤旱地8.54萬畝,紫色土13.47萬畝,三者共計93.51萬畝,占規劃基本煙田總量的90%以上;土壤性質以壤土和砂壤土為主,二者共計80.96萬畝,占基本煙田總量的80%以上,適宜優質煙葉生長。
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江西全省年平均氣溫18-19.7℃,無霜期長達250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大于10℃的持續時間236-274天,煙葉成熟期日照率50%以上。正常年份,全省穩定通過10℃以上的平均積溫達到5000-5500℃,氣溫穩定通過20℃的天數為153-173天;年降雨量1410-1762毫米,特別是煙葉旺長期雨量充足,能充分滿足特色優質煙葉生產需求。
品牌導向 實現特色煙葉“定制化”
幾日下來采訪,給記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所到之處到處覆蓋著的綠色植被和清新空氣。從撫州到吉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高速路兩旁便郁郁蔥蔥的綠色,一場雨后,連空氣中的泥土都散發著芬芳。
到達吉安市煙草公司的時候,正是工作日的上班時間。煙葉科里人不多,有些人已去到煙田。“吉安自然生態條件優越,各種資源條件都非常適宜種煙,煙葉特色非常明顯,生態、低焦、甘甜、濃香型的特征與本地非常符合。”吉安煙葉科科長付宗仁告訴記者,2014年,吉安煙葉種植面積11.297萬畝,收購煙葉30.0919萬擔,煙農戶均收入57986元,同比增加0.19萬元;總產值3.654億元。煙葉收購總量從2013年的21.12萬擔增長到30.092萬擔,進入了全國重點煙葉產區行列,這對吉安來說,也具有重要的里程意義,為江西煙葉順利突破100萬擔,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吉安全市目前有安福、峽江、永豐、泰和等幾個地區種植煙葉,其中安福縣作為全市的龍頭縣,煙葉特征和品質在全省名列前茅,工業評價好,工業可用性高。“我們種植出來的煙葉香氣充足,雜氣少,工業配伍性好,主要銷售渠道是紅塔。”付宗仁說,目前在吉安已有一個基地單元,與河南等地的中煙公司也在積極達成建立基地單元的意向。
原料保障能力的提高,支撐著重點品牌品質的提升,推動著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讓特色煙葉真正“特”起來,關乎整個煙葉產業的“久”與“穩”。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深入推進,卷煙品牌競爭日趨激烈。品牌要獲得消費者青睞,進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須有區隔于其他品牌的獨有特色。卷煙品牌的特色,離不開特色煙葉的原料支撐,煙葉生產發展的重心要轉移到提高質量、提升品質、滿足需求上來。
贛州作為江西省的另外一個產煙區,2015年煙葉合同種植面積15.6萬畝,簽訂合同收購量45.4萬擔,分布在全市8個縣(市)、102個鄉鎮、801個村、種植農戶7357戶,戶均種煙面積21.2畝。“贛州煙葉生產自然生態條件優越,近幾年來通過不斷加大投入,我們的煙葉基礎設施條件逐年改善,煙葉質量特色逐步得到工業企業認可。”贛州市局煙葉科科長廖忠輝說。
據近幾年的數據顯示,紅塔集團“兩軟兩硬”卷煙品牌的江西煙葉使用量逐年加大,其中“軟玉溪”、“軟金典紅塔山”的使用比例達到了4%,“硬玉溪”、“硬紅塔山”的使用比例達到了8%。國家局326號文件出臺后,國內卷煙工業企業對贛州的關注度明顯提高,2013年贛州與紅塔集團、江西中煙、廣東中煙、福建中煙、山東中煙、湖北中煙、上海集團、安徽中煙等8個中煙公司有調撥業務,目前已建或擬建的基地單元數量有5個,即紅塔集團2個,江西中煙2個,廣東中煙1個。隨著調撥量的逐年增加,近兩年福建中煙、山東中煙、湖北中煙有望在贛州建基地單元,同時贛州市局還在積極爭取與上海集團、安徽中煙的共建基地單元,近幾年內,贛州市的煙葉基地單元有可能建成12個。
在4月份江西煙葉風格特征定位與發展研討會上,江西省局(公司)副總經理李民對未來江西特色煙葉的發展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