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于近段時間過山車一樣的氣溫變化,3月份以來的經濟運行總有一種說不上太好但也說不上不好的感覺。
-
1月的上海,朔風刺骨,整座城市籠罩著冬日的寒意。在看似平靜的城市之下,一場代號為“春雷2025”的集群執法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準備!行動!”一聲令下,這場由上海市煙草專賣局聯合市公安局發起的行動,...
-
2025年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實施34%的對等關稅,一石激起千層浪,再一次引發網絡熱議,隨即中國宣布進行反制。
-
隨著單箱批發均價的持續提升,進入新區間的品牌發展將會從分化進入到分層。
-
近日,皇崗海關在皇崗口岸客運車道查獲一宗跨境客車司機違規攜帶122支雪茄進境案。海關關員在皇崗口岸對進境客車進行監管時,發現一輛粵港兩地牌客車機檢圖像異常。經進一步查驗,海關關員在該車的副駕駛座椅下方...
-
高端卷煙市場降溫,但這并不意味著徹底失速。政策的托底效應、品牌的自救動作、新品類的探索,都在為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此刻,比起感嘆“賣不動了”,更重要的問題是:誰在逆勢布局?又是誰在悄悄上位?
-
?本文從食品行業規避“零添加”切入,一方面,通過剖析食品安全領域的文字歧義案例,為煙草行業提供規避話術風險的前車之鑒;另一方面,結合技術透明化與場景美學化兩大趨勢,探討煙草品牌營銷新轉型,尋找品質美...
-
問題有深度,分析有很多:營商環境、創新氛圍、人才濟濟、包容開放、產業集聚、積淀深厚……這些答案都很有啟發性,作為煙草行業媒體,我們也嘗試探尋背后的秘訣。
-
改革開放后,中國煙草行業逐步開始探索國際市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某些國內大品牌出口量已經開始增加,并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之后,“大市場、大企業、大品牌”戰略進一步推動國產卷煙品牌開始做大做強。
-
口味創新作為最直接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要素,正成為品牌突破同質化困局、搶占年輕市場的核心戰場。煙草行業從傳統煙草香型向多元化、跨界的口味創新轉型,不僅是一場味覺革命,更是一次品牌年輕化的戰略突圍。
-
2025年3月31日,中國金融市場迎來了一項重大舉措——財政部攜手中國煙草在內的多家央企,通過定向增發方式向四大國有銀行注入高達5200億元的資金。
-
在全球控煙政策持續收緊與消費需求迭代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卷煙的出海之旅正在經歷結構性變革,適配國外消費者口味偏好的混合型卷煙、雪茄及電子煙和加熱不燃燒制品均迎來重大利好。
-
2025年3月,中國控煙行動迎來歷史性突破。隨著上海、陜西、新疆等24個省級行政區全面升級控煙法規,一場覆蓋全國11億人口的無煙革命正以雷霆之勢重塑社會生態。
-
從北京市東城區某店的一個可疑包裹,到流向未成年人的“奶茶杯”“可樂罐”;從撲朔迷離的反偵查迷陣,到輻射全國的犯罪網絡……這場戰役不僅揭開了非法電子煙產業的黑幕,更展現出新時代執法者以科技賦能、跨域協...
-
今年以來,總體上保持了平開穩走,但從實際的市場情況——剔除數據的時差、溫差——來看,似乎比平還要更平一些,距離離穩又還不夠穩。
-
中國煙草行業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2024年高端卷煙銷量增速跌回三年前水平,2025年春節旺季首次出現銷量下滑。這一表象背后,不僅是需求端的系統性收縮,更折射出行業長期依賴傳統路徑的深層次危機。
-
特朗普政府以“平衡貿易逆差”為由,對中國制造的船舶開征單次停靠費,費用高達150萬至300萬美元,依據船舶噸位浮動。這一政策覆蓋了全球80%的跨大西洋和太平洋航線船舶,對依賴海運的全球煙草貿易鏈造成了巨大沖擊
-
鄉鎮零售戶的高檔煙銷售問題,是一個既敏感又無法回避的現實難題。若否認這一問題的存在,無疑是自欺欺人;而不敢直面問題,就更別提解決問題了。直面該問題,既需要勇氣,也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配套措施,絕不能對...
-
今年1月,普一類的市場份額首次突破40%,同比提高3個多百分點。盡管2月份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仍然同比提高1個多百分點,比2024年全年的份額比重高出4個多百分點。1—2 月拉通起來,普一類的市場份額同樣達到40%,...
-
從今年春節過后,一些地區均出現過階段性的“暫停投放”調整。到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初,可能還會出現新一輪“停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