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煙草行業服務品牌建設的縱深推進,“一體融合”特征不斷強化。因此,當前要建設好行業服務品牌,就要準確把握好“一體融合之道”,上下同心,系統推進,進而構建一體高效的行業服務品牌,不斷提升行業服務形象和核心競爭力。
-
當前,隨著行業服務品牌一體化建設的縱深推進,在行業整體層面,打造中國煙草一體統一的服務品牌,被越來越多人所提及。在經歷了以地市級局(公司)為主體打造服務品牌,再到以省級局(公司)為主導、地市級局(公司)協同推進的省級局(公司)層面的一體服務品牌建設的漸進轉變,人們有理由相信,煙草行業的服務品牌一體化建設可以在更高的層面進行有效的整合與統一,打造中國煙草一體統一的服務品牌越來越有可能。畢竟,無論從資源的有效整合,還是從提升資源的效率,又或者從提升行業的整體服務形象來看,打造中國煙草一體統一的服務品牌都具有積極而深刻的意義。同時,以“中國移動”等行業外大型國有企業的現有服務品牌運行模式來看,在煙草行業內打造一體統一的服務品牌在實踐中是切實可行的,是有現行的經驗可供學習借鑒的。
-
在各地“轟轟烈烈”的文明行業、文明單位迎檢中,以當地文明創建主管部門為主的檢查考評組為提升考評的效率,大多縮短了檢查考評的人員、時間、環節等,改變過去按部就班地聽匯報、查臺賬、看現場等“習慣模式”,對檢查考評的內容、議程進行了科學的濃縮與精簡,如對能帶回去看的書面材料不再要求在現場進行重復、對迎檢單位匯報的時間長度進行了必要的限制,等等,確保了文明行業、文明單位創建檢查考評過程的高效。
-
中國煙草“走出去”戰略,不是數據的堆砌與簡單比較,而是“中國煙草”整體競爭實力的追趕與突破;不是中國煙草的過去、現在、將來在時間維度上的縱向比較,而是中國煙草與跨國煙草公司的橫向比較。在國際煙草市場的比拼較量中,看重的正是整體競爭實力的強弱。而中國煙草的“走出去”則是要在對國際煙草市場競爭法則充分尊重的基礎上的蓄勢發力。清晰的戰略指向,無疑會讓中國煙草在瞄準目標中,知“可為”與“不可為”。
-
當前,行業各下屬單位正積極主動地融入當地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創建工作中,在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文明行業、文明單位迎檢中,行業各下屬單位有關職能部門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文明行業、文明單位迎檢工作成為諸多單位相關職能部門近期的重點工作之一。
-
基于行業當前的文化建設現狀,以筆者之見,主要要在六個方面著力:要在格致上有“韌性”;在格局上能“顯化”;在格子上圈“圍城”;在格式上重“創新”;在格言上有“通俗”;在格調上有“雅致”,如此才能做到在思想認識層面上能堅持得住,在現象上能把握得住,在方法上能運用得好,進而在成效上控制得住。
-
一方面,行業文化建設的問題導向意識增強,帶著問題思考文化建設的方向與重點,謀劃、實踐行業文化建設的行為與方式,使行業文化更加貼近實際,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符合行業上下的期望。另一方面,正是堅持問題導向,行業文化建設采取“直擊要害”的方式,增強了行業上下對文化建設的信心,尤其是問題導向意識主導下的制度立、改、廢,在解決問題這一“標”的同時,也瞄準了“本”的治理,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行業制度的自信,從而進一步強化了行業上下對制度背后的文化認同,形成了更加強烈的文化自信與價值引導,無形之中,推動了行業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
-
創先爭優是推動行業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的重要管理方式之一,一方面,創先爭優對企業內部而言,能進一步夯實企業基礎管理,通過采取“對標式”創建實現管理目標化與目標管理化的有機結合,更在于能有效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工作激情。另一方面,通過創先爭優,在爭取到相關榮譽“牌子”的同時,也讓“牌子”成為行業的“面子”,有效提升行業的形象。
-
煙草行業在工作報告中所提及的“五個形象”,即是對行業當前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從企業文化的結構來看,“形象”似乎只是企業文化的外表層,即隸屬于物質文化的范疇。但一方面,在行業近幾年以“兩個至上”為核心的文化價值觀塑造中,精神文化已深入人心,既然已扎根,則是希冀“開花結果”,因此檢驗文化建設成效的衡量標準,則更加地集中于行為文化與物質文化等文化的外層結構中,畢竟企業文化需要一種由里及外的張力,以精神文化的內涵來充盈行為文化與物質文化;另一方面,關注企業文化的外表層,可以倒逼企業文化內核——精神文化的提升,是以更加務實的角度和方法,來抓住當前行業文化建設的要領。
-
在省一體化推進服務品牌建設中,對個別已發布服務品牌成果的地市級公司,要結合實際,以品牌價值傳遞為核心,進行科學的服務品牌置換,從而確保地市級公司在主動融入全省一體化服務品牌的同時,實現服務品牌建設有理念、有歷史、有載體、有內容、有流程、有形象、有效果、有獎懲。2013年,X省煙草商業采取品牌初創模式,一體推進服務品牌建設。對此,XX市公司作為一個在2009年便正式發布“AA”服務品牌成果的單位,需要通過品牌管理的個案研究與實踐,科學地進行服務品牌置換,從而積極融入全省一體化服務品牌建設大局。